第350章 立於不败之地的赵俁

第 立於不败之地的赵俁

老实说,有那么一瞬间,张纯动摇了,想著要是赵堂能当上太子,她就能成为赵侯的皇后,或许也能实现她赶超李琳、叶诗韵、麻晓娇、袁倾城的目標。

可张纯很快就想到,赵寿看起来不像是能轻易被取代的太子,郑显肃也是一个长寿之人,而且郑显肃还有別的儿子,关键赵还有大几百个儿子,他们中未必不会有比她的儿子更优秀的皇子。

最关键的是,赵侯身体极好,现在还能夜驭十女而不累,说不准能活到一百岁,就算让赵堂当上太子,可能也熬不过赵侯。

“寧做鸡头,不做凤尾!

念及至此,张纯冲赵误拜道:“求官家成全!”

这个世界太大了,大到,只靠赵侯自己,想將整个世界打下来,是不现实的。

铁木真不也靠著他的儿子和族人才创建出来了大蒙古帝国吗?

所以,张纯想让她的儿子去皇子大陆开荒,赵侯没什么接受不了的。事实上,赵侯还希望自己这样的儿子越多越好,这样他们就能自己去打天下了,省得自己安置他们。

基於这样的想法,赵侯便一口答应下来,

见赵误还是这么对她言听计从,张纯心想,『官家,我这么做,不是针对你,也不会害了你,

这只是为了我和你的儿子,这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篮子中不是,你把部分儿子分封出去是对的,未来,不管是东升西落,还是西升东落,你都將立於不败之地———

大宋与皇子大陆相隔太远,即便大宋已经开启了工业革命,大宋也只能是控制得了皇子大陆一时,不可能永远控制皇子大陆。

就像大蒙古帝国的扩张轨跡。

铁木真以草原为起点,凭铁骑与千户制將势力推向欧亚大陆,却始终未建立真正的中央集权体系。

等到他的儿子窝阔台继位时,各封国虽名义上臣服,实则已因距离遥远、族群差异形成自治雏形。

朮赤后裔在钦察草原发展出独立的军事力量,察合台系在中亚掌控商路与赋税,伊利汗国则因与波斯文化融合渐成特殊政体。

窝阔台死后,贵由与蒙哥短暂维繫的宗主权,本质是靠汗位继承者的个人威望与军事威;待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爭夺汗位时,四大汗国索性以“不认可汉地法统”为由脱离,名义上的共主制彻底瓦解,最终演变为各自独立的政权,彼此间甚至因疆域爭夺爆发战爭。

这一过程的核心,在於距离对统治成本的稀释与地方势力对资源掌控的必然强化。

大蒙古帝国的驛站系统虽能传递政令,却无法让漠北汗廷实时干预钦察汗国的人口管理,更难以將波斯的赋税全额运回哈拉和林:

同理,当大宋的舰船需跨越两个月甚至是更长时间的航程才能抵达皇子大陆时,大宋对皇子大陆的控制早已埋下隱患。

当然,如果大宋的工业革命速度足够快,这个时间肯定会被拉长。

但最终的结局是不会改变的。

张纯望著窗外汴河上往来的蒸汽货船,清晰意识到这层逻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