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玉华阁东西太后寂争锋

说完,萧瑟瑟就既紧张又期待地看着耶律敖卢斡。

耶律敖卢斡没想那么多,他照实答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

接下来,萧瑟瑟问了耶律敖卢斡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五八门全都有,有关于辽国政事的,有关于军事策略的,还有关于耶律敖卢斡个人品行与志向的。

耶律敖卢斡不急不躁,一一回答,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他的回答时而引经据典,彰显出深厚的学识;时而结合实际,流露出敏锐的洞察力。

萧瑟瑟听得频频点头,心中的欣慰与骄傲不言而喻。她深知,自己的儿子不仅成长为了一个杰出的少年,更在才智与德行上都有着不俗的造诣。

而萧普贤女,则始终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耶律敖卢斡。

尽管耶律敖卢斡觉得萧瑟瑟很奇怪,净问他一些刁钻刻薄的问题,但因为注重孝道以及对口碑一直很好的母亲的尊敬,对于萧瑟瑟问的任何问题,耶律敖卢斡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让萧瑟瑟对耶律敖卢斡这个儿子越发的满意。

等将该问的全都问得差不多了,萧瑟瑟喊来耶律余里衍以及她给赵俣生的三个儿子,让他们带着耶律敖卢斡出去转转。

等耶律敖卢斡离开,几个宦官将萧瑟瑟和萧普贤女身后的屏风拉开,露出里面的赵俣和赵宋王朝的一众宰执。

萧瑟瑟和萧普贤女走到赵俣面前行礼:“臣妾参见陛下!”

赵俣随手虚抬了一下,示意萧瑟瑟和萧普贤女起身,同时问蔡京、苏轼等宰执:“此子如何?可否立为辽主?”

蔡京目光深邃,缓缓说道:“此子言辞恳切,忠孝之心昭然若揭。论政谈兵,条理清晰,见识不凡,实乃难得之才。若立其为辽主,对我大宋而言,利弊参半。利者,辽人必乐其为主,可迅速集诸辽之兵纠合戮力与女真逐鹿草原,我大宋可减少投入,坐山观虎斗;弊者,若真教此子击败女真,恐其年轻气盛,难以驾驭,后患无穷。”

苏轼也说:“宰相所言极是,此子即将成年,他若为辽主,必是辽人所盼,应会使辽人上下一心与女真决战,以达成我大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目的,再者,此子心智与才能皆已初露锋芒,若能善加引导,或可成为我大宋北方一道坚实屏障。然正如宰相所言,其潜力亦伴随着风险,一旦羽翼丰满,未必会继续甘于受我大宋庇护,若他日此子反戈一击,或与女真狼狈为奸,我大宋北境危矣。故而,立与不立,还需权衡再三,细细谋划。”

其他宰执也都是类似观点,也就是,既觉得耶律敖卢斡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又担心将来耶律敖卢斡会有尾大不掉之势。

这也正常,现在耶律敖卢斡十五岁了,马上就要到一个皇帝的盛年。

——一个皇帝登基最好的年龄就是十七岁,太小,孤儿寡母的,容易主少国疑,权臣当道;太老呢,没干几天就死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