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逼宫

基于此,赵宋王朝非但不会因他的乞怜而网开一面,反而担忧其若重返帝位,不仅会加速辽国的衰败,更可能引狼入室,让金人的铁蹄顺势威胁到赵宋王朝的安宁。

因此,赵宋王朝提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要求——耶律延禧必须主动禅位于其子耶律敖卢斡,以期新君能集合辽国残余之力,共同抵御金人的侵袭。

李处温此言一出,萧奉先与耶律雅里面面相觑,一时语塞。他们万万没想到,赵俣竟会逼耶律延禧禅位。

这无疑是对他们大辽帝国君主权威的最大挑战,也是对辽国国体的一次根本性动摇。

王黼轻轻抿了一口茶,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二人,说道:“我家陛下念及两国旧情,不愿见辽国百年基业毁于一旦,更不愿北方边境战火连绵,百姓流离失所,故费心费力促成此事。”

顿了顿,王黼又说:“晋王年轻有为,贤名我大宋亦有耳闻,料想由他担任辽国新主,必能引领辽国走出困境,重振雄风。而贵国皇帝,亦可安享余生,不失为明智之举。”

李处温补充说:“我大宋此举,非为凌辱,实为救亡。望你等能深明大义,劝说贵国皇帝,以大局为重,勿让一己之私,断送辽国万千生灵的福祉及断送大辽二百年国祚。”

都亭驿内,气氛一时凝重到了极点。萧奉先与耶律雅里深知,这一提议虽看似苛刻,但实则给耶律延禧留了一条活路,同时也是辽国重生的唯一希望。

萧奉先搞出来这么多事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想让耶律敖卢斡当上辽国的皇太子。

不想,这回耶律敖卢斡竟然直接就当上了辽国的皇帝。

萧奉先十分清楚,一旦耶律敖卢斡当上辽国的皇帝,绝对会清算他这个大奸臣,他不会有好下场的。

所以,萧奉先连忙维护耶律延禧:“此事万万不可!陛下乃大辽正统,岂能轻易言禅?还望大宋皇帝陛下收回成命!”萧奉先神色焦急,言辞恳切,试图以辽国的传统与皇权的神圣性来反驳这一前所未有的提议。

耶律雅里亦是面露难色,他虽心知父亲耶律延禧昏庸无道,但禅位之事关乎国家根本,一旦实施,不仅耶律延禧的权威扫地,整个辽国的政治格局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后果难以预料。

王黼淡淡地说:“贵国皇帝失德祀难延,从知兴替皆人事,莫向虚空问昊天,我二人此来,乃是宣示尔等,而非与尔等商议,尔等只需将我家陛下之意转达给贵国皇帝即可。但须谨记,时不我待,机不可失。女真已铁骑压境,辽国危在旦夕,新君即位,方能凝聚民心,共御外侮。若执迷不悟,坚持昏庸之主,只怕辽国覆灭,即在眼前。”

李处温亦正色道:“此乃为你我两国计,为你我两国百姓谋。贵国皇帝若能识大体,顾大局,禅位于贤能之子,不仅可保自身周全,亦可为辽国留下一线生机。不然,未避免我大宋为你大辽所累,我家陛下必立即御驾亲征北上,先灭大辽国祚,再全力抗击女真。”

见此,萧奉先哪还能不明白,耶律延禧禅位已经势在必行,这时再想保耶律延禧,已然不可能了,于是,他又说:“晋王自幼便显决断之姿,行事自有主张,已心志明定,难为人所拘。而秦王恭俭仁恕,出于天性,至诚纳谏,天德纯粹,更适合为我大辽新君。若由秦王继承大统,必使你我两国结为秦晋之好,和平共处。”

萧奉先这就差直说,耶律敖卢斡不好控制,耶律定好控制,你们也不希望立一个不好控制的新君吧,所以,为了以后着想,还是立耶律定吧?

在到底立谁当辽国的新皇帝上,就连耶律延禧都没有说话的资格,更别提萧奉先了。

李处温和王黼看都没看萧奉先一眼,而是一齐看向耶律雅里。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