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郑皇后的告白

以郑显肃的聪明,很快就想到了,这背后肯定是赵俣在推动此事,后宫中的不少女人之所以愿意支持五女,主要也是因为她们也看明白了此事,在支持自己的男人赵俣而已。

既然这背后之人是赵俣,郑显肃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不能阻止此事。

这就是郑显肃的行事准则,哪怕此事会严重影响她和她儿子赵寿的利益。

而郑显肃没有出面阻拦此事,那五女的串联,肯定非常成功。

很快,在一众宰执的带头支持下,朝廷解除了对皇子及宗室的限制,允许皇子、宗室从政、从军、经商、自由选择居住之地,同时,赵宋王朝正式推行功封及递降袭爵。

根据朝廷规定,皇子出阁之后,不会给予府邸,也不会给予封号、官职和权力,更不会被授予王爵,而是会先被送入太学,成为太学生。

皇子匿名入太学后,便被纳入三舍法体系之中,与其他太学生一同遵循升舍规则,其爵位也与此深度绑定。

太学三舍分为外舍、内舍、上舍,皇子需从外舍起步。初入外舍时,皇子并无爵位,仅以太学生的身份求学。若能在外舍生年终考核中合格,升入内舍,便可获封“开国男”。

进入内舍后,皇子需再经两年研习与考核。若内舍终考合格,升入上舍,则可晋爵为“开国子”。

上舍为太学最高阶,皇子在上舍需修满三年,期间参与每月“私试”与每年“公试”。若上舍毕业考核列“上舍优等”者,则可直接晋爵“开国县公”,且有资格参与吏部铨选,进入仕途;列“上舍中等”者,晋爵“开国侯”,可优先获得入馆阁修书或外放州县历练的机会;列“上舍下等”者,亦能晋爵“开国伯”,需继续在地方或中央机构见习,积累实务经验。

当然,这并不是皇子唯一的出路。

皇子也可以从军走武途,具体就是,需先匿名进入武学,与将士子弟一同从武学外舍生做起。

武学是李琳效仿太学创办的赵宋王朝的“皇甫军校”,也实行三舍制,但偏重实战。

外舍生需研习《武经总要》等兵书战策,进行沙盘推演,参与营阵操练。

皇子入武学后,与其他生员同吃同住,衣物兵器皆按军制发放,并无特例。

皇子若在外舍年终考校合格,便可升入内舍,同时获授“开国男”。

内舍研习侧重领兵之术,生员需每月随禁军参与野外驻训,模拟攻防战阵。

若皇子在内舍终考中合格,便可升为上合,获得“开国子”。

上舍为武学最高阶,皇子在上舍需修满三年,期间参与每月“私试”与每年“公试”。若上舍毕业考核列“上舍上等”者,则可直接晋爵“开国县公”,且有资格参与兵部铨选,进入前线;列“上舍中等”者,晋爵“开国侯”,可优先获得边军历练的机会;列“上舍下等”者,亦能晋爵“开国伯”,需继续在武学学习,同时进入神机军实习,积累经验。

开国县公往上,还有开国郡公、开国公、郡公、国公、郡王、嗣王、王,总共十二个爵位等级。

而要想获得开国县公往上的爵位,那就得拿出来实实在在的政绩或者军功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