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鹬蚌局起,渔翁已就位

当时的高丽军因长期征战,后勤补给出现严重问题,士兵厌战情绪蔓延,女真联军抓住战机,发动反击。

两年前,决定性战役在曷懒甸腹地展开。

女真联军利用高丽军队分兵驻守各城的弱点,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他们首先围困高丽最前沿的一座城池,引诱其他城池的守军前来救援。当高丽援军进入预设埋伏圈时,女真骑兵从山林中突然杀出。

女真人自幼在白山黑水间骑射游猎,对寒冷气候和山地地形极为适应,他们身着轻便皮甲,在风雪中如鬼魅般穿梭,弯刀所至,高丽士兵纷纷倒地。

高丽军队在混乱中溃不成军,多座城池接连失守。

这场战役持续数月,高丽军队伤亡惨重。

高丽被迫与女真议和。

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协议,高丽撤出曷懒甸,拆毁所有军事设施,边境重新恢复到战前状态。

曷懒甸之战以女真的胜利告终。

这场胜利不仅挫败了高丽的北进野心,更重要的是,让分散的女真部落看到了团结的力量。

此后,女真各部在完颜部的领导下加速整合,军事组织和作战能力显著提升。

而高丽经此一役,暂时放弃了大规模北进的战略,转而休养生息,双方在东北亚的力量对比,由此发生了微妙而深远的变化。

崛起了的女真,回过头来再审视他们的宗主国辽国,发现辽国弱爆了,应该不是战胜了高丽的他们的对手。

关键,辽国对女真的压迫由来已久。

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起,契丹人就在欺压女真人。

女真在突厥语、蒙语和通古斯语中都有“倔强之人”、“不可征服之人”、“不可驯服之人”的意思。

耶律阿保机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认为女真是辽国最大的威胁,所以对女真进行分化和打压,不留余力地削弱。

后来,耶律阿保机传下来的限制女真的制度,传着传着就变味了。

到了辽国后期,尤其是耶律延禧时期,辽国在女真聚居地设立“女真节度使”,名为管辖,实则掠夺。

每年,辽国使者都打着“索贡”的旗号,强迫女真进贡北珠、貂皮、海东青等珍贵特产。

这些辽国使者态度蛮横,不仅肆意强取豪夺,还强迫女真贵族献出妻女陪侍,时称“打女真”。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