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御驾亲征

很快,边臣、皇城司和东厂派去辽国的密探就分别上奏章,辽国宗室大将南京留守耶律和鲁斡、大将耶律大悲奴率本国将兵前来蔚州柳甸,举行大阅兵。

不久之后,边臣、皇城司和东厂派去辽国的密探又奏报,辽国调兵选将分别于平州和云中府路两地屯泊。

三日以后,边臣、皇城司和东厂派去辽国的密探再奏报,发现辽军在蔚州与飞狐县等处屯泊,他们聚集军马,收集粮草,当地人皆称辽人欲来侵犯边界。

同一时间,边臣、皇城司和东厂派去辽国的密探急奏,辽军在燕地大量集结,耶律延禧声称要御驾亲征。

辽军欲犯边境的消息不胫而走。

东京城里议论纷纷。

甚至有胆大或者是别有用心之人宣扬,辽宋已经有百年未发生战事了,若不是赵俣非要收复西夏,又断了跟辽国的贸易,辽国又怎么会撕毁《澶渊之盟》入侵赵宋王朝?

对此,一方面赵俣直接动用皇城司和东厂抓人,另一方面让宣传部出面正确引导舆论。

但这仍旧难以避免许多有钱人家开始张罗着离京避难,普通百姓人心惶惶,忧心忡忡,不知所措。

面对这种情况,赵俣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不然,赵宋王朝有可能就会出现动荡。

于是,赵俣对一众宰执说:“今日之计,莫若整厉军马,扬声出战,先发制人,不然定然被动。”

章惇赞成道:“臣亦以为陛下所言极是。今辽人虽蠢蠢欲动,然其国内饥荒肆虐,士气必不振,正是我大宋乘胜追击,一雪前耻之时。若我朝能先发制人,不仅可以遏制辽人之野心,更可借此机会重振国威,使四方来贺。”

接着,章惇就再次表明:“臣请为帅。”

赵俣摇摇头:

“今乃收复西夏关键时刻,全盘统筹调度,朕不如宰相,岂可在此关键时刻,自乱阵脚,教前线将士无法专心收复西夏?”

“再者,辽主亲至,朕若不往,我大宋将士何来抗辽士气?”

“昔日,契丹拥百万之师,直抵澶渊,仰赖祖宗威灵,社稷之福,真宗御驾亲征。銮舆渡河之后,我军士气大振,敌将挞揽即被射杀,辽军士气大丧,遂遣使请和,河北于是得以收复,得享百年太平。今日之事与之相同,朕当仿效真宗皇帝御驾亲征,此事宜速,不可缓也。”

“至于辽军欲战,若朕所料不错,所为有五:欲援西夏,一也;欲重开榷场,二也;欲增岁币,三也;欲求犒师之物,四也;欲割疆土,五也。”

“欲教我大宋停止收复西夏,绝无可能,今西夏亡国在即,我大宋岂可妇人之仁,养虎为患;欲重开榷场,可施以权宜之计,待我大宋收复西夏,再做计较;欲增岁币,当告以旧约,若不得,可适当增加,只要辽不干预我大宋收复西夏;求犒师之物,亦当量力以与之;至于疆土,则祖宗之地,子孙当以死守,不得以尺寸与人。”

“朕此次北上,以拖延为主,败敌为辅,意欲为西北将士争取收复西夏时间。”

见赵俣知道御驾亲征的意义所在,又做好了委曲求全的心理准备,关键赵俣明白赵宋王朝缺什么,章惇道:“陛下深谋远虑,臣不胜钦佩。既如此,请陛下定下随军臣属,为陛下分忧解难。”

赵俣直接点名道:“曾爱卿、韩爱卿、苏爱卿、蔡爱卿陪朕走一遭罢。”

在场之人谁不是人精,一看就明白了,赵俣这是将能威胁到章惇施号发令的曾布、韩忠彦、苏辙、蔡卞全都给带走了,免得他们在赵宋王朝收复西夏一事上对章惇掣肘。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