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别憋出内伤(为盟主“关关公子”加更

基于这种心理,李琳说:“好了好了,都不要闹了,只要确定这次的事,对纯纯没有影响就好。”

麻晓娇说:“放心吧,官家很宽宏大度的,我第一次侍寝时,因为被他感动哭了,妆都哭了,活脱脱地变成了一个女鬼,他都没有嫌弃我。”

听麻晓娇这么说,张纯越发地后悔:‘昨天我重整旗鼓,肯定也能拿下赵俣!’

‘也不知道赵俣上朝回来,还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

……

垂拱殿中。

赵俣将叶诗韵的三策拿出来让一众宰执讨论。

让赵俣没想到的是,不论是新党,还是旧党,都对叶诗韵的《盐政金融化改革》、《宗教特许权拍卖》、《海外贸易期权体系》赞不绝口。

章惇更是不吝夸赞道:“陛下此三策,实乃皆治国安邦之上策,此三策定能缓解我大宋财政上的燃眉之急。”

韩忠彦也大赞:“陛下之策,既深得儒家仁政之精髓,又不失法家变革之锐气,实为难得。其论财政,既开源又节流,既顾眼前之困,又谋长远之计,臣钦佩不已。”

接着,不论是新党的曾布、蔡卞、蔡京,还是旧党的许将、刚刚回京述职的苏辙、苏轼,都猛夸这三策。

赵俣反应了一下就明白了,新党和旧党之所以如此支持这三策,除了因为这三策确实不错,应该能缓解赵宋王朝的财政压力,还因为这三策是“赵俣”这个皇帝出的,更关键的是,他们现在拉赵俣站他们都还嫌来不及,哪会把赵俣打对面去?

所以这三策才能非常顺利地通过。

一众宰执如此轻易地就通过了这三策,非但没让赵俣高兴,反倒让赵俣心中有点打鼓。

可能是看出来了赵俣的担心,也有可能是觉得,身为宰执大臣,尤其是立志要报效赵俣知遇之恩的宰执,不能不提醒赵俣个中风险,苏轼沉默了一会,开口提醒赵俣道:“陛下此三策确为救国良策,只是,执行时,若不加以控制,或将产生苛捐杂税问题,间接加重百姓负担,还需选拔能臣干吏执行,方稳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