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洪武十九年

如此,大宋解放箕地的大军南下了之后,几乎未遇有效抵抗:江原道的守将见民众倒戈,未战先降;忠清北道的豪绅主动打开城门,迎接宋军入城;忠清南道的奴婢们更是直接发动起事,配合宋军清剿残余的高丽势力。

短短月余,宋军便横扫箕南的大部分地区,实现了战前「将箕地全部并入大宋版图」的初步战略目标。

正当宋军势如破竹之际,高丽远房王室王旭,不甘心高丽覆灭,纠集了一批舍命不舍财的死硬达官贵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豪商巨贾,拼凑起三万余人马,盘踞于庆州,妄图凭此乌合之众阻击宋军,光复高丽。

赵寿亲率三千精锐,疾驰庆州。

见只来了三千宋军,王旭选择「御驾亲征」。

虽然宋军的人数不及高丽军的十分之一,却胜在军纪严明、战力强悍、武器先进。

——王旭的军队多是豪绅的私兵与临时征召的流民,毫无斗志,刚与宋军接战便阵脚大乱。

赵寿亲自指挥宋军,以李琳炮、虎蹲炮、新型李琳铳为武器,奋勇杀敌,不到半日便击溃高丽军,王旭死于乱军之中。

战后,大宋将参与抵抗的达官贵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豪商巨贾全部抄家,其家男子,不论老幼,全部枭首示众,其家女子,不论老幼皆进入教坊司。

这既震慑了潜在的反抗者,也向箕地民众表明了大宋除恶务尽的决心。

庆州决战后,箕南大局已定。虽有零星冥顽不灵的反抗势力,或躲入深山,或盘踞偏远村落,妄图以卵击石,但这些势力已经成不了气候。毕竟,他们既无统一指挥,又没有群众基础,粮草、兵源全都是问题。

在收复箕南的同时,大宋朝廷派来的官吏、太学生、接受过大宋教育的箕地人才,迅速接管收复地区,将高丽贵族的土地按「以工代赈」的方式分给高丽平民和高丽奴婢,让他们有了自己的田地;同时推行大宋的制度,用以安抚百姓,恢复生产。

待箕地的百姓安居乐业后,那些残余的反抗势力便成了「过街老鼠」——有人主动向宋军举报其藏身之处,有人直接协助宋军搜捕,甚至有反抗者因无粮可食,主动下山投降。

至初夏时节,箕南的残余反抗势力已基本被肃清。

至此,大宋「将整个箕地并入版图」的战略目标,几乎已经实现。

南棒部分历史叙事称其祖先是跨越帕米尔高原进入箕地的族群,开启了当地早期文明。

但什幺历史都抢的南棒,大家都知道。

这肯定与史实不符。

真实历史是周朝初期,殷商贵族箕子迁徙至箕地建立箕子朝鲜,才真正开启了箕地的文明进程。

西汉初年,原燕国人卫满进入箕地,推翻箕子朝鲜政权建立卫氏朝鲜。

初期卫氏朝鲜作为东北霸主,统领周边部落并臣服于汉,使汉朝实现对箕地的间接统治。

直到汉武帝时期,汉朝一改此前的怀柔策略,以武力快速攻灭卫氏朝鲜,将箕地纳入直接管辖,大量汉人随之迁入。

征服卫氏朝鲜后,汉武帝进一步整合周边势力,将沃沮、真番、临屯及辽东土着区域纳入版图,设立玄菟、临屯、真番、乐浪四郡,即历史上著名的「汉四郡」。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