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老奴请缨

关键,赵俣将西军中的名将全都抽调了出来,编入神机军和四辅军,又将部分西军分离出来,调到各个战场上,这使得西军的战力锐减。

另外,赵俣还对中央禁军和江南禁军进行了重编,将其中的匠人全都剔除,除了留下一部分军匠率领工程兵辅助军队打仗,其余都被赵俣编入工部,支援科技发展和大宋的基础建设,又将其中的老弱剔除充入警察系统,缩编过后,又对其适当的扩军、重新训练,使其战力大增。

此外,当年的宋江义军、方腊义军等,经过剔除老弱充入警察系统,重新整编成虎贲军,也成为大宋的一支重要军队。

这样一来,西军在大宋的地位也就不再凸出了。

当然,赵俣不论是对童贯,还是对西军,都还不错,大宋发生战争,赵俣也会调西军出战。

本书首发 海量小说在 101 看书网,101????????????.??????等你寻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可是,这幺多年来,西军始终当不上绝对的主力。近年来,西军打的最大一战,就是去江南平定方腊等叛乱。就这,还被宋江等人给分去了一半战功。

对此,童贯其实很不甘心。

童贯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有远大的抱负。

这从历史上他的选择和结局上就不难看出来。

历史上,童贯早年随王厚出征湟川,将大宋疆域向西拓展三千余里,创下北宋立国以来最辉煌的拓边战绩。

而后方腊起义席卷江南,半个大宋陷入战火,也是童贯率西军南下,历经四百余战平定叛乱,硬生生将濒临崩塌的北宋江山从危局中拉回。

彼时,童贯的声望与权势,已达北宋宦官所能企及的巅峰。

那时手握收复青唐、平定方腊两大奇功的童贯完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安享余生,毕竟,那时他已经快七十岁了,就算是退休,也没有人会说他什幺。

他不必再涉足朝堂纷争,无需领兵征战,只需在东京汴梁城坐拥荣华富贵,其历史评价至少会是与王韶、狄青、章楶等齐名的功勋之臣,而非后世史书里的「六贼」之一。

可童贯偏不,他的野心早已超越了功臣的范畴,他将目光锁定在了燕云十六州这块北宋君臣的心病上。

自赵匡胤建立北宋,燕云十六州便始终是悬在赵家皇室和大宋之人心头的利刃。

这片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土地,不仅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更是大宋大一统梦想的象征。

宋太宗两次北伐失利,无数大宋将士埋骨疆场,燕云之地成了北宋军民心中难以磨灭的痛。

宋神宗更是留下遗诏,「能复燕云者,虽异姓亦可封王」。

对童贯而言,收复燕云十六州,不仅能完成大宋历代先帝未竟的伟业,更能凭藉此功打破「宦官不得封王」的铁律,实现「异姓封王」的至高荣誉。

为了这份野心,童贯毅然决然地主张起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个战略战策,经过童贯的努力,以及赵佶的支持,这个战略战策到底是执行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