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员,兵贵神速,我们还是现在就出发吧。”
“不着急。”
张庸摇摇头。命令王魁远去休息。
五个时辰,就是十个小时。差不多了。可以很好的回复精气神。
反正统帅部的命令已经下来,将杨森钉死。
这件事,是不可能翻盘了。
至于以后……
那是以后的事。
收拾心情。
默默关注轰炸机编队。
一轮轮的飞机编队,驾临南昌上空。
对着日寇阵地投弹、扫射。然后返航。然后卷土重来。
还不错。
宛若流水线一般的操作。
不过,想要达成一万吨火力投放,还是有难度。
空军受到的限制实在是太多了。
“来人!”
“到。”
“去电第五军、十八军询问他们的位置。”
“是。”
参谋立刻去安排。
很快回报。说第五军前锋,已经到达社港、龙伏一线。正在向浏阳行军。
因为第五军是重装部队。有重炮。有坦克。
所以,必须走浏阳、萍乡、宜春一线。才能到达新余。只有这条路相对宽敞。
显然,十天之内,全部赶到新余,那是不可能的。
张庸之前就是刁难对方。
按照目前的情况,第五军的重武器,能够在二十天内赶到南昌附近,已经算是速度快。
当然,如果是乘坐汽车的先头部队。日夜兼程的话,三天左右也能到达。
问题是,单纯的步兵到来没什么用。还得靠重武器。
最优解就是步兵过来。然后张庸在南昌附近给第五军补充重武器。
但是张庸不愿意。
就是要折腾一下杜聿明。折腾一下这个第五军。
同时,也是锻炼一下第五军的行军能力。
看看它到底能不能走出电影《大决战》黄维兵团行军那样的场面。
“杜聿明在什么位置?”
“报告,杜军长和军部还在平江。”
“还在平江?”
张庸皱眉。看来是有手尾。
呵呵。这件事弄巧成拙。想要完美收场,难啊!
杨森一不小心,吃了那么大的亏。怎么可能善罢甘休?那个老滑头,肯定要哭闹的。
但是光头哑巴吃黄连,有苦自己知。他不能说出真相。也不允许杨森将真相说出来。
所以,如何安抚,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第五军主力还在平江,是在安抚的同时,也是震慑。
就是警告你杨森不要乱来。别大嘴巴乱说。否则,第五军真的会动手。
“十八军呢?”
“报告专员,十八军属下 。其师长胡琏,也已经到达铜鼓。”
“好。以我的名义,予以表彰。”
“是。”
张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果然,那个胡琏,行军速度是极快的。
他的行事作风,绝对是有些飘忽的。以致 。
胡琏的军事指挥能力,到底是什么水平。很难评价。但是,他带领的部队,行动真的很快。
后来屡屡凿穿华野、中野的防线。连伟人都注意到了他。
发现情况不对,也是立刻跑路。
绝对不会给中野或者华野抓到。
但是,话说回来,跑的太快,有时候也会损害自己形象。
就是因为跑的太快,所以,经常被人诟病,觉得没有担当,最后无法升任十二兵团司令官。
“他们军长在什么位置?”
“报告专员,十八军军长彭善还在平江。”
“嗯?”
张庸再次皱眉。
怎么?
留下一个杜聿明处理手尾还不够?
连彭善都要留下?
这是担心杨森狗急跳墙,暴露真相吗?
如此说来,自己好像也要准备准备啊!
第五军在,十八军,五十四军也在。后两者都是陈诚一脉的部队。
自己只带着王魁远,一脚踏进去,不安全。
不行,需要将 。
至少带一个师去平江。才能确保自身安全。
“给十八军发报。”
“是。”
“命令彭善抓紧时间出发。别延误战机。否则,军法从事。”
“是。”
参谋记录在案。然后拟好电报。
张庸过目以后,觉得语调还是太温柔了。于是改了几个词。
“发出。”
“是。”
“另外,再电杜聿明,让他立刻出发,在平江磨磨蹭蹭做什么?”
“是。”
很快,电报发出。
收到电报的十八军军长彭善,顿时紧张了。
他也是黄埔一期。是接任罗卓英担任十八军军长的。但是任内并没有什么出色表现。
之前在宜昌,出风头的也是 。他这个军长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