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张庸,你在做什么?不用落款。”
“是。”
“第二个,我在组织部队空运到榆林。可能要运输几万人。落款张庸。”
“是。”
乔清子记录在案。
张庸接过来。确认无误。
其实就是一问一答。
故意告诉日寇,我在朝榆林增兵。
你猜我为什么朝榆林增兵?
还要增加那么多?
哈哈!
“间隔十分钟左右。”
“好。”
乔清子去安排。
很快,第一份明码电报就发出去了。
没有署名。
其他人肯定是以为谁在询问张庸。
所有关注95. 。
很好。
十分钟以后,回答来了。
空运增援榆林。
要空运几万人。
接下来的事情,张庸就不管了。
让子弹飞一会儿。
“来人!”
“到。”
“和榆林方面联系,请他们的邓宝珊长官,派遣自己的参谋长,乘坐dc-3运输机过来长沙,当面向我汇报情况。”
“是。”
“告诉闵部长,尽快安排dc-3运输机前往榆林。”
“是。”
参谋出去传令。
张庸若有所思的敲着手指。
差不多吧。
暂时就这样部署。
其他的以后再说。
反正天塌不下来。
为什么?
有红党撑住。
红党就在陕北啊!
有陕甘宁留守兵团!
所以……
淡定……
忽然觉得,才发两个明码电报,不过瘾啊!
好久都没有发明码电报了。今天必须多发几个。让95. 。
否则,说不定别人都忘记了。以后都不再关注了。
“清子。”
“在。”
乔清子又进来了。
张庸将她抱入自己的怀里,琢磨电报内容。
就是你问我答。
扮演多个角色。
有询问的,有回答的,有质疑的。
比如说——
“张庸哪有那么多的运输机?”
“就算一天空运五百人。十天也有五千了。那也不少了。”
最后干脆将电报机搬进来。
就摆在办公桌上面。
想到什么就发什么。
前言不搭后语也没关系。只要这个频道热闹。
结果……
“万一日寇撤退怎么办?”
咦?
这不是自问自答哦。
是有真的外人询问。
日寇撤退?
怎么可能?
了那么大的力气筹备,怎么可能轻易撤退?
之前,张庸也是安安静静的,很少对日寇发起攻击,就是故意给日寇囤积人员和物资的机会。
将日寇引诱进来。然后重重消灭一波。
这一波打完,以后,华夏境内,应该就没有大规模战事了。
日寇意识到在华夏再也占不到便宜,肯定不会继续大规模的投入。会转向其他地方。
正好,国际形势也会发生发变化,日寇会转向南洋战场。
只有在南洋战场惨败以后,不得不重新打通大陆交通线,才有可能重新积聚较多的兵力。
“回电:日寇又不是猪,怎么可能轻易撤退?”
“是。”
很快,电报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