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 ,处决

伸手将电报接过来。

果然,是最高统帅部发来的。

内容很简单——

立刻前往中央兵团指挥部,执行军法,处决原 。

看完。

???

皱眉。

陈庆孚是谁?不认识!

犯什么事了?处置如此严重。就地处决?

临阵脱逃?

估计是。其他罪名都不至死。

现在淞沪战场打成一锅粥。嫡系部队伤亡惨重。局势不利。老蒋内心绝对不痛快。

据说邀请九国公使开会,想要他们出面调停,好像也不太顺利?

搞不好,此时此刻,老蒋内心窝着一肚子火。

在这个时候,必须抓一两个人出来杀鸡儆猴。

这个陈庆孚正好撞枪口上。

转头看着陆象壁。

“你认识陈庆孚吗? 。”

“知道这个人。但是不熟悉。通报说 。”

“蕰藻浜?”

张庸对这个名字印象很深。

因为以前看书的时候,发现三个字里面,居然有两个不会念。

就会念中间的“藻”字。于是一来二去的,居然就记住了。这个地方,也是淞沪会战的绞肉机。和罗店一样。

蕰藻浜其实是一条河。从吴淞口一路通向内陆。

如果是在平时,它就是一条安安静静的小河流。

偶尔有渔船、小型运输船经过。

有姑娘、少妇在河边浆洗衣服。

有儿童在水中嬉戏。

有白鹤在水面游弋。

然而,眼下,战争时期,却成了日寇重点争夺的目标。

日寇试图控制这条河流,将两岸的国军分割开来。各个歼灭。同时,河流也有利于日寇后勤运输。

虽然是很小的河流。但是,日寇的峰风级驱逐舰是可以进来的。

这种排水量只有 。吃水很浅。可以顺着蕰藻浜深入内陆,利用舰炮给日寇陆军马鹿提供炮火支援。

对于国军来说,守住蕰藻浜,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旦被日寇突破,淞沪战场就会被分割成两个部分。

那样局势就会更加糟糕。

所以,在蕰藻浜两岸,国军集中了十几个师的兵力。

日寇也集中了很多的兵力。从华北调来的第13、101、 ,都在这里。

好像还有两个独立步兵旅。都是纯粹的棒子组成的。和日寇一样凶残。

“地图给我一下。”

“是。”

很快有人送上地图。

张庸展开。大致了解一下己方的兵力部署。

蕰藻浜以北,包括罗店、月浦、宝山等地,属于左翼兵团。下辖第15、 。

指挥官就是陈诚。

蕰藻浜以南,苏州河以北。属于中央兵团。下辖第9集团军等等。

指挥官是朱绍良。

苏州河以南,一直到杭州湾。属于右翼兵团。下辖第8、 。

指挥官是张发奎。

然而,部署是部署,实际情况很混乱。

最高统帅部已经无法有效划分下面各个师级部队的防区。打到哪算哪。

里面又包含有老蒋自己的私心。

于是就出现了,张庸明明是在罗店方面战斗,但是隶属关系却是中央兵团。

估计老蒋知道他张庸和陈诚不对付。于是将他划给朱绍良。

朱绍良心知肚明。绝对不过问他张庸。

换言之,就是眼下,其实,他张庸自己根本就是独立的。

只接受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也就是老蒋亲自指挥。其他的兵团司令,都自觉忽略他张庸。

南面张发奎的作战区域里面有中央教导总队。但是同样不听张发奎的。而是隶属于陈诚。

还有税警总队也是。兵团司令估计也是无法指挥的。

老蒋特色。故意搞的。

谁也无法专权独大。以免有人天冷想加件黄袍。

自己明明在罗店。偏偏要自己去朱绍良的指挥部,跋山涉水的,去处决一个师长。

开玩笑……

朱绍良自己不能处决吗?

兵团司令、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

中间隔了好几个层级。

你兵团司令,还无法处决一个师长?

那你还做什么兵团司令?滚回家去!

种红薯也好。种玉米也好。反正是不用回来战场了。丢脸。

摇摇头。

将心思收回来。

带队出发。

最高统帅部的命令,肯定是要遵照执行的

张庸本人也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处决一个师长。是什么罪行如此严重。

为了自身的安全,带上一个营的队伍是必须的。

正好,生力军 。于是抽调一个步兵营。跟着张庸行动。

一路向南。

在蕰藻浜北岸,遇到一个熟人。

谁?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