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什么时候打算攻打高句丽的呢?
这个问题,看着万里无云的天空,辽东城傉萨得不到答案,可愁杂的思绪却是蜂拥而来。
可更现实的是,他该如何?
如今的战略态势已然明显,对方打算南北合围,打下辽东城。
辽东城中的守军他不敢轻易派出去,便是可以派出去,他也不知道该派往哪个方向!
北面的盖牟城还是南面的建安城?
而且,他至今还未收到平壤那边关于援军的消息。
……
平壤。
“王,无得忧虑,国内城的援兵不是已然派去支援盖牟城了么?”
高宝延的小夫人细群氏样貌精细,脸上敷着厚厚的粉,年纪小,可看起来相当的妖媚。
“本王是怕援兵不够!”
高宝延的确是在担忧。
哪怕国中之兵二十万,比李爽号称的十万大军多一倍,又占有地利,可高宝延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他需要留下相当的兵力压制百济、新罗,无法全部调去辽东。
卑沙城、新城的失陷,更让高宝延心中的疑惧到了顶点。
高句丽并不是秦汉那样的帝国,数百年,从部落城邦一步一步走来,学习中原的礼制,又吸收了北燕和扶余国的大量人口,才发展至今,拥兵二十万。
自长寿王死后的这几十年,也是高句丽内部矛盾积累的几十年。
蛋糕无法做大,内部纷争也变得激烈。
高句丽王室为了减弱地方势力,加大王室的权柄,不断想要削弱地方势力的军事实力。
当然,可以说是成功的。不然,高宝延的兄弟前任高句丽王安藏王也不会被刺杀而亡。
可如此一来,必然会导致高句丽整体的军事实力下滑。
若无外敌还则罢了,一旦有外敌,有些事情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