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高句丽人经营辽东百年,权力的触角早已延伸至每个角落。更何况,北魏与高句丽之间并不是完全断联的状态,商贸不绝,南北两朝内部的情势,高句丽通过商人、使者,也能第一时间得知,便是远在西域的西柔然,高句丽也能搭上话。
其实,在察觉到了李爽下令准备军械、军服、粮草之后,高句丽便派使者与西柔然取得了联系。
高句丽想要与柔然的敕连头兵豆伐可汗郁久闾阿那瓌达成联盟,东西夹击。甚至,吐谷浑没有臣服之前,高句丽的主意也打到了吐谷浑的头上。
可惜的是,西柔然与嚈哒在西域争夺霸权正酣,根本无暇东顾。
高句丽人愕然发现,在李爽将主意打在他们身上时,他们的周围已然没有一个盟友了。
百济、新罗这两个国家,一个与高句丽同源,一个是半岛上的土著建立,可都与高句丽有仇,无法成为助力。
更东面的倭国就不用多说了,更是视高句丽为大敌。
至于北面的契丹、奚、靺鞨、室韦,力量悬殊,也不敢轻易踏足这场战争之中,更准确的说,他们是不敢站在高句丽这边。
如今,高句丽人已然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辽东城主面容沧桑,带着几分老辣。
“乌世这个老狐狸,他没有第一时间投降,对于我等来说,便是最大的助力了。”
四十余年前,扶余国灭,扶余人内附高句丽。扶余国与高句丽同源,国灭之后,扶余人曾经的成为霸主的心思也淡了。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扶余国的土地多沼泽,天气也更加寒冷,所拥有的土地完全无法企及自燕国时便开垦至今的辽东。
可不知何时起,形势便变了。
主要是,扶余国旧土周围的形势变了。
契丹、奚、靺鞨、室韦等部族,在更强大的力量约束下,不像是原本那样咄咄逼人。
这给了扶余人更多的生存空间。
扶余人面临的外部条件变了,扶余城城主乌世也变得长袖善舞,利用高句丽内部的纷争,做大做强,甚至还笼络起了周围的部族,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