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的五子萧续镇守九江,六子萧纶镇守襄阳,七子萧绎镇守江陵,八子萧纪则征伐巴蜀。
南梁虽以宗室都督地方军权,但萧衍并不是不知道这么做的危害。
因此,每过一段时间,萧衍便会调动各地的宗室回京,或是留京,或是调任。
比如五子萧续,便是从襄阳被调到九江的。
本来这套运作方式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可建康失陷后,情况就变了。
各地拥有军权的宗室第一时间并不是想要进京勤王,而是想要稳固自己的地盘,并且扩大手中的地盘。
萧续、萧纶、萧绎、萧纪都是有资格争夺皇位的。
除了这几个萧衍的儿子,萧衍的孙辈和其他兄弟的子孙,只要在外出镇的,说不准都有这个心思。
萧纪手中的建康禁军更是香饽饽。
谁掌控了这支军队,谁就是萧氏诸王之中当之无愧的盟主。
台城之中的宗室、公卿,又有多少是蠢货呢?
不少人见到援军久未至,早就猜到了。
倒是萧衍,一时间竟没有想通。
如今柳津点破之后,萧衍除了苦笑,又能如何?
“元举,既如此,该如何?”
柳津没有说答案,因为这个答案不是他能说的,只是道:
“秦王以数千骑坐镇建康,广开府库,招募壮勇,编练水师,如今麾下大军怕是超过了两万,更不论增援而来的中原之军。臣等本以为秦王乃是孤军,必定不能久持。可如今看来,却是大错特错。秦王的身后乃是整个中原、关中、北地,江淮之地经此一役,恐不复国家所有。”
柳津的话说的其实已经很明白了。
只是,萧衍还是无法接受。
……
侯景走进了李爽的屋子,一脸兴致缺缺,看得李爽有些奇怪。
“万景,你如何这般模样?”
侯景叹了口气,道:
“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