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此时,在洛阳、在长安乃至是在成都,都是合理的,独独不该在淮上,还只带了五千骑。
他要做什么?
“难道这竖子想要求和?”
萧衍呢喃了一声,朱异听了这话,赶紧道:
“陛下,应是如此。”
萧衍看向了自己的宠臣,却听他说道:
“关中大旱,户口减半,大野爽无力支援巴蜀汉中,黎浆之败,更是让其元气大伤。此时求和,乃是最好的时机。”
朱异这么说的底气,便在于此刻战场上的南梁的表现。
萧纪的十万大军已然进逼江州,正展开攻城战。
这一路的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毕竟,他们要进攻江州城,也只能一步一步来,取不了巧。
可另一路的兰钦军,表现的却很亮眼。
自襄阳起兵,顺着汉水北上,已经攻占了始平郡、上庸郡、南上洛郡、洵阳郡、魏兴郡五郡。用不了多久,兵锋将至南郑。
“陛下,大野爽迁关中之民入蜀,触怒了汉中巴蜀一众羌氐獠夷。此次兰钦将军征讨南郑,可谓民心所向,便是魏国的羌氐官吏也都站在了我军这边。一旦南郑被兰钦将军拿下,王思政坚守江州已然无用。”
朱异说着,又道:
“大野爽眼见如此,又无力救援,生出求和之意,也未可知!”
萧衍听了这话,点了点头,道:
“吐谷浑那边如何?”
萧衍最想要看到的局势便是梁军进攻巴蜀,吐谷浑也能趁势进军,扰乱陇右、川西之地。
如此,才能够给李爽足够的压力。
“禀陛下,我军派去的使者还没有回转。去岁夸吕被大野爽所欺,割让了数州之地。若是此次能协助我军,巴蜀可定矣!”
萧衍道:
“派使者去查探一番,看看大野爽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