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他实在太不容易了

萧衍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残暴昏庸无能的君主,年轻时的他可谓雄才大略。如今年老,心肠渐渐软了下来,可对于朝廷大阵、军阵要略,萧衍还是很把握的相当精准。

自司马睿建立东晋,两百多年来,南朝接收了大量北方来的士人和流民。

所谓衣冠南渡!

这些士人和流民不只是带来了北方的文学经典,更为南方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和技术,将南方本来不适宜居住和贫瘠之地开发成了沃土。

最典型的便是长沙。

西汉之时,贾谊被贬长沙,便知道自己恐怕活不久了。那时的长沙湿热,瘴疠弥漫,长安的人去了南方,根本适应不了。

如今的长沙,在南朝却是相当不错的地方。

南朝对于疆域的开发已经越过了五岭之南,到达了广州、交州之地。

有赖于南朝两百多年的深耕和萧衍早年为政打下的基石,南梁的府库可算充盈,建康也依旧是繁盛之地。

“如此,甚好!”

萧衍又问道:

“北虏如何?”

朱异回道:

“北虏大野爽前些年便对各地军府下了储粮之令,屡生军夺官、民之粮事,去岁又从各地搜刮了百万石粮食,惹得天怒人怨,关中今岁大旱。北虏大野爽不思己过,却强令关中百姓迁入巴蜀,与当地的蛮夷纷争不断,巴蜀汉中之地,已起乱象。”

便在此时,萧纲开口道:

“陛下,侯景也趁势入寇,掳掠淮水南北各州。”

萧纲是又怕朱异如此说,萧衍会生起伐蜀之意。他是太子,已然负责经略淮水防线,自然不可能再去伐蜀。因此,萧纲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几个弟弟手中握有超过自己的兵力和钱粮。

萧衍摆了摆手,道:

“侯景小儿,不足道哉,庆之佐江淮,自可御之。”

萧纲听了这话,闭口不言。

只是萧衍也没有下定决心伐蜀。此刻巴蜀的情势如何,他还把握不住,于是决定再等等。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