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加封十万户?
众臣心中震惊,李爽的秦王府在中原本来已经有了十万户封邑,如今已经到了二十万户。
要知道,这些可不是虚的食邑,只能收点钱粮作为薪俸,秦王府是真的能够对所在封邑的百姓进行治理,拥有着制定法律、征税、征发劳役、组建军队等权力。
关东四姓,崔卢郑王出身的或与之关系紧密的公卿大臣对此,十分敏感。
如果只是将新攻占的巴蜀的土地作为秦王封邑,他们不会有意见,反正跟他们也没有关系,可是中原的土地,跟他们关系大了。
李爽是要跟他们抢食啊!
先前的十万户和封地,乃是李爽用打败尔朱氏的胜利者和尔朱氏遗产的继承人双重身份继承,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尔朱荣原本太原王爵位下的封邑。
河北的一众世家对此已经相当警惕了。
不是他治理的不好,而是治理的太好了。
李爽实在是太卷了。
世家豪族跟自己佃农约定的是六四分成,当然,不同的时节和地方还会有所调整,可秦王府直接免税两年,还用极低的价格租赁耕牛和农具,主打一个白来的土地不心疼。
当然,世家公卿明面上对此也不好说什么,可河北的百姓,的确已经人心浮动了。
如今,李爽又向前拱了一步,加了十万户,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河北百万户迟早都是姓李的。
要反对给李爽加封十万户,朝堂之上的公卿也能拿出种种的理由。
比如战乱刚刚停息,朝廷治理下的编户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如今加封了秦王十万户,朝廷会变得更加困难。
不过,李爽并没有给这些公卿机会,就在斛思椿合上了圣旨的那一刻,主动走了出来。
“臣虽有功绩,然社稷艰困,不敢受此恩赏!”
斛思椿听了这话,很快反驳道:
“大王之功,足以彪炳史册,若不受此封赏,臣下何安?”
很快,贾显智这帮北人公卿也走了出来,纷纷在反驳着。
“朝廷之恩德,在于赏功罚过,秦王不受赏,岂不是在败坏朝廷法度?”
斛思椿等北人主打的就是一个你不拿不行。
你要是不拿,这朝廷的法度可就败坏了;这朝廷的法度败坏了,将士们不能安心为国家征战;将士们都不安心为国家征战,这大魏就要完了。
总之,秦王要是不接受这十万户封赏,大魏就要完了。
这帮北人公卿人数少,可声量却相当的大,压过了其他世家出身的公卿,让这些人很是憋屈。
当然,也不是这帮世家门阀出身的大臣辨不过,主要是这帮北人公卿比这些世家公卿更懂得物理法则。
经历了六镇之乱和河阴之变,这帮北人公卿深切的知道了一个道理。
理,不打不明!
尔朱氏权势鼎盛之时这帮北人公卿是这么干的;尔朱氏玩完之后,这帮北人公卿还是这么干的。
当下,一众世家出身的公卿看向了元宝炬,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了他的身上。
你好歹也是皇帝,别人都这么跳脸了,你得支棱起来啊!
可元宝炬坐在御座之上,一脸兴致缺缺,提不起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