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振兴唐国公府的重任就交给我吧

行台府中一众幕僚对此见怪不怪。这府中的幕僚虽然都是文士,可文武不分家,都是有些武德在身的。

抡不起大刀你还敢说自己是读《春秋》的?

此时长安城,粮食稍备,府库稍足,可还远远不够。

李爽将一众幕僚召集过来,便是讨论府兵制的。

其中重要的一个命题,便是“番上”!

关中十二个军府,正好每个军府轮上一个月,来长安城宿卫。

既能拉近府兵们与唐国公府的关系,也能加紧训练府兵。

长安城建造之初,考虑最多的因素便是军事,城中各类军事设施齐全,还建有较大的演武场,用以训练士兵。

一众幕僚对此并没有异议。

一个军府多则两千府兵,少则一千五府兵,进入长安城中,完全可以吸纳。

而且,此时关中各个军府的府兵战力不一,集体训练一下,有助于提升府兵的战力。

一众幕僚正在制定具体的章程,柳虬已然奉命回来了。

“国公,在下已然平息争端。”

来回不过一个时辰,柳虬便已然解决了。

李爽问道:

“你是如何解决的?”

柳虬拱手道:

“在下去了,发现他们争的地并无归属,随画出了地图,让一个村子的人划定分界,然后让另一个村子的人先行选择土地。如此,争端平息。”

李爽听完,笑了出来,道:

“你在行台府附近的里坊中挑一座府宅,或者挑一块地自己建房,今后就留在行台府,担任记室。”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