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机器人跳过那一对孔洞,继续向下行走。而信使机器人则沿着既定路线,回到靠近指挥者的区域。它与另外一台同规格的信使机器人碰撞,交换数据。第二台信使机器人沿着其他路线,找到了另一种不同型号的维修者机器人。”
“惊人的是,这些机器人似乎可以自己计算路径。维修者机器人并不需要沿着信使二号、信使一号走过的道路去抵达维修地点,而是可以自己选择另一条路径。这个结果与我们计算机测算出的‘最优路径’相差不大。二十一世纪武祖团队从石碑代码之中解析并公开的寻路算法,可以认为是正确的。这些机器人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就达成了这一点。”
“维修机器人会检查孔洞的状况。这个时候,我们撤回了磁链兵器。在察觉到对应的固定结构可以用来固定孔洞之后,维修机器人很快返回,与信使接触,报告自己的结果。这个判定机制非常机械。似乎只要固定结构还能完成任务,它们就不在意自己身上的维修工具是否使用过。”
“在这之后,我们又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比如‘工人机器人意外滑落’之类的。这里是微重力环境,重力几乎可以无视。所以意外失足之后,这些机器人会二十六分钟来反应,再快速张开三对足。三对足只要勾住了任何一处钢梁,它们都能快速固定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