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滔也收到了江南的家书,以极快速度发来的家书。
三弟在信中叹苦连连,说在江南住得各种不适应,身体多了很多毛病,没以前利索了。还说与当地土人不睦,子女婚配很成问题,只能在同为北人的士人家庭中挑选,但选择面远远不如当初住在北方时。
叹苦到最后,三弟暗戳戳地询问是不是可以再搬回济阴老家?江南已经置办下的产业就当做别业好了,留几个子侄照看即可。
卞滔昨日回信,让三弟熄了这等心思。
新君便是想改弦更张,也不会在这时,更何况他很可能会延续先帝在位时的大政,至少在这件事上不会改。
如果这就急不可耐地跳出来,挨了新君的收拾,那可真是哭都没地方哭。
另外,卞滔心中对三弟其实隐隐有些不太满意。
浮沉这么多年,他也算看明白了一些事情。
晋末以来的很多事情,或许都能追溯到门户私计引起的国势不振上面。
世家大族占据了钱粮、户口、官位,导致朝廷手里的力量不强,做起事来束手束脚,甚至只能“无为而治”、“和光同尘”,整个国家大而不强,难以抵御变乱。
先帝其实已经够厚道了,只在长江以北和蜀中度田,给天下士人留下了大半个东吴,还不够么?
而今济阴卞氏在北地有一部分田宅,在江南则有大片田土,当地除了湿热之外,物产丰富,真没什么别的毛病,好生经营的话,已然可以保证宗族昌盛,夫复何求?
他真的满足了,不再作他想。与他一样的人其实还有很多,这么多年下来,已经慢慢接受了现实,不想再折腾了。
如三弟这般的人,委实太贪了。贪到极致,怕不是又一个晋末之乱。
思绪飘飞之际,卞滔慢慢回到了家中。
妻子迎上前来,孩儿们束手行礼,酒食已经准备好了,可洗去一天的劳累。
足矣!足矣!他灿然一笑,这个天下就这样吧,甚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