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 龟币

“够高昌用了。”邵勋大手一挥,道:“可全数铸成银币,存铜铸成铜钱,小心往外出,别一下子弄得物价腾贵,百姓怨声载道。”

“殿下说——”李兆看了邵勋一眼,道:“令百姓以旧钱换新钱,便不会有大碍。”

邵勋唔了一声,道:“怕是换不完。”

他曾经仔细思考过一个社会需要多少货币。

此时他不清楚,但后世16、 。

另外,当时英国佬还有个结论:货币流通越快,需要的货币数量越少,货币流通越慢,需要的数量就越多,当商业活跃度降到最低时,便需要政府不断注入新货币,以维持社会经济不崩溃。

如今是古代农业社会,老百姓习惯以物易物,但也有日渐兴盛的商业行为,具体需要多少货币,邵勋弄不清楚,这也不是现有条件下能搞得清楚的事情。

不过多年来他注意观察洛汴粮价,斗米最贱时十余钱,贵时数十钱、一百钱,这既有粮食供给原因,也有货币原因。

这个振幅其实不算大了。

唐高宗时期,有一年大丰收,斗米降至三钱,而那一年还爆发了钱荒。这种极端价格显然是不正常的,但满朝文武却上表章恭贺,以为盛世,理由便是一斗米的价钱从来没这么便宜过。

这或许有道理,因为粮食确实丰收了,但以前也有丰收,可没便宜到这种程度。

以物易物的农业社会,老百姓并不是一点不用铜钱。事实上唐代租庸调之外是有一部分现金税收的,而且去集市买东西,不可能次次以物易物,布匹绢帛也不是每个人都收,总体算下来,一户百姓每年现金支出二百余文总是有的。

斗米三钱,其实就是严重的通货紧缩,对经济的伤害很大,至少农民是亏了。

这和明朝张居正改革后的北方一样,市面上货币供给严重匮乏,通货紧缩严重,而老百姓还得想办法筹集白银交税,属实被坑惨了。

大梁朝粮价振幅相对较小,邵勋想了想,虚拟货币(龙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解放出了大量铜钱,而它们以前是被商人占用的。

高昌具体需要多少货币,这就要念柳自己去摸索了。

不出意外的话,高昌国应该会逐年通货膨胀,但如果念柳多派人手,严厉打击用银盘、银瓶、银碗之类交易的现象,一步步强化法币地位的话,还是能稍稍抑制一些的。

说白了,法币是政府调控的工具。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