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4章 俩儿

元真松了口气,复问道:“旱灾真的很严重?”

“雨太少了。”有人叹道:“仲夏时分,我见天空电闪雷鸣,以为要下大雨呢,结果就落了几滴,连尘土和草根都没润湿。”

“天天求雨,求到最后,柳都枯了,只能砍了拿来支帐篷。”

“不下雨,天还热,吸血的虫子却一个没被热死。”

“河水都断流了,菜畦、农田没得灌溉,牛马渴死,人也受不了。”

元真听完心拔凉拔凉的。

草原有时候看起来很好,可一次灾害就让人元气大伤。以往还可以逐水草而居,去没那么干旱的地方苟延残喘,而今划分了地界,却不能随意游荡了。

还好有朝廷赈济,不然真的难过。

待众人说完,郭荣朝他们点了点头。

草原上有人传说这是“腾格里”降下的天罚,因为他们背弃了拓跋家。

信的人其实不少,只不过慑于天子威名,都只是涌动的暗流罢了,真正跳出来造反的就那几个部落,而今要么被剿灭了,要么远遁他乡。

朝廷及时赈灾,化被动为主动,然后征讨不服从的部落,瓜分其牲畜、老弱,其实是一桩妙招。

见元真还在发愣,郭荣又咳嗽了一下,道:“殿下,臣今日来此,乃奉天子之命。明年殿下就十四岁了,在草原上不小了,该担起事情来了。”

元真一瞬间将许多事情串联了起来。

父亲几个月前说他该学的都学得差不多了,下面要靠“自学”,更要开始接手政务,明白怎样才能管好封地和部众。

祖父去世后,父亲拉着他一起坐在夕阳下,摸着他的头,说我家的雄鹰要去草原上翱翔了,以后要帮六兄镇守好边疆。

又提到三兄即将出任朔州刺史,若境内不稳,他可要提兵西进,帮三兄剿灭叛匪。

他当时听得很高兴,觉得自己终于长大了,可以帮兄长们了,却没想过他可能要离开父母,去到远方了

元真突然有流泪的冲动,但他忍住了。

“殿下,国中有上军一,二千人、马一千六百;下军一,千人、马一千;堡戍十六……”郭荣苍老的声音在屋内回荡着。

元真招呼以屈突和为首的一干伙伴认真听着,时不时反问几句。

郭荣很欣慰。

凉城郡公虽然才十三岁,但长得和寻常十五六岁的少年差不多高大,回到草原后再长几年,定然能折服很多人。再者,国中乌桓一大堆,他们还是比较认凉城郡公的出身的。

阴山两侧,至少能安稳数十年了。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