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货币

不过永嘉通宝已经停铸了,存世量不会太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后是开平通宝的天下了。

“君为何带沈郎钱回北地?不如采买些轻便之物回来。”卞滔看完,将钱还了回去,问道。

“买不到了。”王秉说道:“况我只带了几千沈郎钱而回,若去洛阳、汴梁、邺城、东垣四地交给少府,还能换开平通宝。”

卞滔一听,下意识问道:“若从吴地收钱回来换开平通宝,可有赚头?”

“朝廷应是有赚的。”沉吟许久之后,王秉说道:“晋钱低劣,吴人亦厌之。而梁钱型制精美,成色十足,尤其是开平通宝,吴人嘴上不说,私下里收得比谁都快。”

简单来说,一种货币如果成色低劣、型制不一,那么就会贬值,反之升值。

这个时候,市面上就会追逐好钱,摒弃坏钱,这里面往往加了不理智因素,比如纯按含铜量来说,十枚好钱只能抵十五枚坏钱的话,在实际交易中往往可换到十七八枚,甚至更多。

坏钱收回来,拿其中十五枚熔铸成新钱,如果不考虑损耗的话,剩下的就纯是赚的。

当你的货币大举入侵别人市场的时候,就有可能收铸币税。

“惜铜钱太少了,否则仅此一项,就收益颇丰。”卞滔是有见识的,立刻说道。

“我也正烦这事。”王秉叹道:“昔日去江夏,带了许多清河绢,本以此物价贵,可采买许多货物。可吴人却说江夏暑热,土人只好轻薄绢布,而不爱密实的清河绢,气煞我也。”

绢帛价值的衡量,各地是有不同标准的。

清河绢产自河北,经纬密度高,用料足、厚实,这本是优点,因为耐磨、保暖,故在北方比较出名,溢价高。

可在江南,因为天气炎热,当地人喜欢经纬密度低的绢帛,主打一个轻薄、透气,这样穿着舒服,所以清河绢根本卖不上价。

如果不懂这个,做生意会吃大亏,本钱都赚不回来。

所以,南北方缺少一种能够让大家都认同的一般等价物,甚至南方、北方内部都缺少这种玩意,极大阻碍了商业发展——铜钱是可以,但太少了,完全不够用。

“听闻陇西有铜坑,少府已派人去看了。”一直没说话的司马毗说道。

“你怎知晓?”卞滔奇道。

司马毗面色郁郁,道:“我入宫见阿母,说要做买卖,偶然听得此事。”

卞滔恍然大悟。

如果没有庾文君,裴贵嫔都当皇后了,她确实能知道。

“不够的。”王秉却在一旁说道:“一笔买卖动辄数百万钱,如何够?”

众人面面相觑。

******

碧霄殿内,王衍手捧一物,道:“我有此物。”

众人寻声望去,皆不知何物。

殿内此时也正谈论到货币问题,这个拦路虎不解决,虽说也不是不能做买卖,但麻烦太多、阻碍太大,很多生意就黄掉了,因为商人们也吃不准天下那几百种绢帛的实际价值,宁可不做。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