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抉择

最让人难受的是,守军完全没有丁点坚持不住的意思,强攻看样子难以奏效。

山遐立于高台之上,俯瞰全景。各营将帅居然开始挖沟设栅,加固起了水陆营寨,这是担心祖兵出城杀过来啊,于是深沟高垒,以为死守计。

这个时候,即便再不知兵,也明白正面突破绝无可能了。

“大都督……”身侧响起了苍老的声音。

山遐回过神来,道:“仲先有话可直说。”

说话的是江北都督(山遐监扬州江北诸军事)府从事中郎许副许仲先,乃许朝兄长。

只见他拱了拱手,道:“大都督还欲战否?”

“仲先何意?”山遐问道。

“若战,还有三月之期。至迟八月中,就该退守合肥了。”许副说道。

“为何这么说?”山遐奇道。

“大都督乃北人,不知此事。”许副侃侃而谈:“淮南夏日多雨,水势暴涨,故可行船之处多矣,甚至楼船大舰亦可直入寿春。然九月之后,雨势渐消,河水渐枯,可行船之处变少。老朽担心阎涧水不利行船,阻大军归路,将军不可不察。”

简单来说,就是施水北流至支津河、阳渊、阎涧水(这一段其实也被纳入了“淝水”,虽然是支流)汇入淝水正流这一段,如果夏末秋初雨水较少,是有可能影响航运的,这在魏晋年间并不鲜见。

现在是多雨季节,河水暴涨,自然无碍,但再过几个月呢?

“若不战,宜徐徐退兵。”许副不待山遐回话,又道:“若实在不甘心,淝水西、芍陂东南那一片,可修缮城池,背靠烟波浩渺之芍陂,以为合肥北屏。或至阳渊下水寨以为前哨。从今往后,固守合肥即可。合肥在,则东关安。东关安,则江防固也。便是丢了寿春,也不是不能守御江南。”

“住口!”山遐下意识斥了一句。

许副淡然一笑,并不介意。

山遐很是无奈。

这帮江东豪族,眼见着拿不下成德,便想打退堂鼓了?

今日能退寿春,明日就能退合肥,后面还能退东关,直至一路丢掉所有江北要戍,纯粹以长江为屏。真到了那时候,离死就不远了。

他虽然没听过“缓冲区”这个概念,但道理是明白的。

江北的据点存在着,那么你就有犯错的空间,因为人不可能一直不犯错。

犯了错不要紧,好好改正,再打回来就是。

在江北与敌军反复争夺,哪怕打得很狼狈,江南却是安全的。

可一旦双方隔江对峙,就没有犯错的空间了。一不留神被人突破江防,则士气全无,建邺要不了多久就会陷落。

许副年过七十了,长于东吴的他可能习惯了没有寿春、合肥,只能靠巢湖、东关作为江北屏障的事实。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