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来都来了,就别走了

金正听完,嗤笑一声,道:“使君不懂打仗,休要乱说。两支部伍,今天我赢你,明天你赢我,本就寻常。甲赢了乙,乙赢了丙,就觉得甲比丙强,我看要吃大亏。士气、体力、地形乃至疫病、天气,都可能左右胜负。强兵一定就能打赢弱兵的话,那天底下还用打仗么?比一比会操不就是了?”

被金正这么毫不留情地数落,温峤一点不生气,只笑道:“我非起于行伍,你说了算。”世上有两种统帅。

一种是温峤这种,自小学兼文武,经书、兵书都读,一旦当统帅,不会从底层做起,而是直接空降,然后依靠拉拢的人才甚至家兵家将控制部队,指挥作战。

另外一种就是从小兵做起,所谓“起于行伍”是也,一步步爬到顶峰,金正、王雀儿、侯飞虎、李重、张硕等辈皆是如此。

两种统帅不一定谁强谁弱,主要还是看人。但有一点,前者肯定不如后者熟悉军队,金正说的就是这么回事。

温峤还是很欣赏金正的,虽然这厮老怼他。

金正身上锐气十足,性格狂傲不羁,像是一把出鞘的利剑,一个不好就会割伤自己。

如果金正是温峤的部将,他觉得只会有限使用此人,并且千方百计防着,实在不行干脆杀了了事。

但这不妨碍他欣赏此人,因此即便金正屡屡出言不逊,他也不会真的生气。

“靳准这厮,刚刚传来军报,已击破扬烈将军宋辑,俘斩三千余人。”金正见温峤不和他斗嘴,便觉得没甚意思,于是谈起了正事:“他这一路,倒是赚了便宜,我担心他抢先进武威。”

“宋辑有多少人?部众来自何处?”温峤敏锐地问起了细节。

原文在六#9@书/吧看!

“有姑臧派出的兵马,还有鲜卑之众。”金正说完,将军报递给温峤。

温峤仔细看了看,道:“应是他沿途收拢的。昔年张轨大破鲜卑,此为其立威之战,降者十余万人。这些鲜卑多半都是秃发树机能降众后裔,或许还有多年前依附乞伏氏,但没跟着他们南迁至陇西、晋兴的一些部落。”

“管他哪里人。”金正冷笑一声,道:“乞伏氏、秃发氏的人我也看了,器械还不如姚弋仲部,更别说匈奴、羯人了。此辈亦无多少忠心,吃了败仗后,恐怕会降者如云。”

温峤听后,想了一想,道:“靳准得胜,对大局是有益的。其部沿着祁连北麓疾进,一路收降部落、坞堡,很快便能抄至仓松、洪池之间,董广必然不能久守。”

金正没有反驳。

武威郡虽大,但其实从姑臧向东一直到黄河,基本没什么县乡,以游牧部落为主,即卢水胡、鲜卑及其他不知名杂胡的牧地。

而在祁连山北麓,因为有着高山融水,以及部分季节性河流,存在一些农垦区,以坞堡、庄园为主要形式。

靳准部渡河之后就是沿着祁连山北麓进兵。

理论上来说,他们可以直接抄截洪池岭敌军后路,就看靳准愿不愿意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