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在另一边。
华国燕京。
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林逸飞满脸堆笑,站在单位门口迎接鲍星纬:“鲍老早上好,先去我办公室吧,我已经沏了壶好茶,就等着您到了。”
“听说山城啤酒外资的事情,你已经查到些许眉目了?”
鲍星纬边走边问。
助理程宏发跟在一侧,仔细聆听两人的对话。
“已经掌握了一些人的名单,就等着给鲍老您过目呢。”
林逸飞没有急着说出张扬,因为这可能涉及“师门不幸”,他必须先关起门再说。
“好!”
鲍星纬加快了步伐。
三人抵达办公室门口,程宏发刚想跟着进入,却被林逸飞婉拒道:“程秘书你要不在外面等一等?因为这涉及到隐私文件。”
鲍星纬微皱眉头,谁不知道书就是亲信,拦程宏发进入旁听,这到底几个意思?
程宏发看向鲍星纬,并没有回答林逸飞。
“你先在这里吧。”鲍星纬急着看名单,也只好妥协。
“好的鲍老。”
程宏发收回踏入办公室的脚。
林逸飞没有客气,直接关上了办公室的门,然后示意鲍星纬道:“鲍老这边坐。”
“别客气了,拿名单出来看看吧,要是涉及到外资,还得进一步上报处理。”
鲍星纬提醒道。
“那是肯定的,不过我手里没有证据证明,那些名单和外资有关联,只是吧……”
林逸飞欲言又止。
“你直说就行。”鲍星纬沉声道。
“就怎么说呢,鲍老还是先喝杯茶汤,缓一缓吧,这么早过来,也辛苦了。”
林逸飞考虑到鲍星纬的年纪,还真不敢轻易说出来,但不说吧,他又不好处理。
见林逸飞还在拐弯抹角,鲍星纬语气都沉了几分,强调道:“林局你要知道,我来这里不是喝茶的,而是想知道山城啤酒,佳辰生物的幕后推手是谁。”
“鲍老别动怒,我这就给你去拿名单文件。”
见鲍星纬似乎生气,林逸飞立即起身,前往自己的办公室,取出一沓厚厚的纸张,都是他打印出来的交割单和信息。
回到办公室招待区域,他把一沓纸张放到鲍星纬面前,又提醒道:“鲍老你要做好心理准备,现在我们还没证据证明,这些名单上的人与外资勾结。”
“好。”鲍星纬拿起那一沓a4纸,目光扫视上面信息。
第一张,廖国沛。
第二张,林广昌。
第三张,乔雪。
第四张,廖保国。
第五张,张取进。
“等等,张取进,这个名字怎么那么熟悉?”鲍星纬心中低语,他仔细核对上面信息。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快速翻开手中的纸张。
当印着“张扬”二字,所有信息都与鲍星纬脑海想的那位张扬信息吻合的纸张出现,鲍星纬的脑海瞬间一片空白。
张扬?!
张扬参与了山城啤酒?
他还在炒股?
鲍星纬回想起第一次见到张扬的场景,那时候他就抛出了橄榄枝,想要让他进入单位锻炼,然后再转去金融智囊团。
可张扬怎么选?
他说他要当游资!!
本来鲍星纬以为,张扬早已经放弃了当游资,毕竟现在财研网是越做越大。
上次收购百度财经,张扬也多次拜访鲍星纬,说出了自己对财研网的未来规划。
“先财经,后基金,再证券”这九个字就已经透露他的野心。
鲍星纬并没有给张扬透露太多,他并不是喜欢无视规矩的人,但从他的已知信息来看,张扬的想法完全可以实现。
因为金融智囊团已经有人提议,要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通过庞大的网民群体,给二级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
二级市场的资金多了,企业融资发展也方便。
鲍星纬不知道什么时候放开,但他知道一定会放开基金销售渠道,以及证券牌照申领。
看着鲍星纬有些难看的脸色,林逸飞知道对方已经看见了张扬信息,安慰道:“还是那句话鲍老,我们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张扬勾结了外资,或许他 。”
“我只是老了,不是糊涂了。”鲍星纬放下那沓纸张,又说道:“他们获利了多少?”
“兑现超20亿。”
林逸飞话音刚落,又说道:“根据我们的比对,他们交割单的交易路径和富春路一模一样,不出意外的话,富春路就是张扬、廖国沛、林广昌、乔雪等人。”
“富春路吗?”鲍星纬快速搜寻这个席位的印象。
林逸飞:“是的鲍老。”
片刻过后,鲍星纬也想起来“富春路”到底是谁了,但他万万没想到,张扬居然是其中的一员。
“这件事情先替我保密,我会给你满意的答复。”
鲍星纬很清楚,林逸飞是想让自己去查明张扬、廖国沛、林广昌等人的交割单细节。
因为几人的交割单显示很清楚,卖出兑现是在股价崩盘前,没有内幕消息,怎么可能精准逃顶。
太奶托梦?
这有可能吗?
“我也是这么个意思,就辛苦鲍老了。”林逸飞微笑道。
“这些交割单和信息,我可以带走吧?”鲍星纬询问。
“当然,但请妥善保管,毕竟你也知道,这涉及到敏感信息,还有股东账户的交割详情。”
“我知道。”
“那鲍老喝杯茶缓缓。”
“不必了。”
鲍星纬拿起文件资料,径直往办公室门口走去。
他不敢相信张扬居然有勾结外资的嫌疑,但山城啤酒的交割单摆在面前,他必须要查个水落石出,现在他不仅要给金融监管总局一个交代,也得给自己一个交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