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
李彦宏故作惊讶,合上文件起身道:“张总,快请进快请进。”
张扬面带微笑,率先走进办公室的同时,看向李彦宏道:“真是荣幸啊,没想到有朝一日能和李总面对面谈合作,仿佛做梦一样。”
“有梦才有想,乾坤未定,都是黑马,我只不过是比张总早出生几年,恰好积攒了些产业。”李彦宏刚说完,做了个请的手势道:“我们去那边沙发谈吧。”
“您安排。”
张扬保持微笑道。
待许芷柔也走进办公室,段浩渺顺手把办公室门关上,避免他们的对话泄露。
虽说百度大厦目前没几个员工,但也正因为没有员工监督,才容易被占空子。
“坐。”
李彦宏招呼一声,率先落座。
张扬和许芷柔见李彦宏这位“东道主”落座,也先后落座,最后落座的是段浩渺。
四人坐下后,李彦宏并没有急着说事,而是感慨道:“不简单啊不简单,张总你们公司6月注册,9月就发展到这等规模,说实话,我都有点嫉妒你的能力了。”
“时势造英雄,我运气比较好,碰上了a股的报复性上涨,哈哈。”张扬笑着回应。
“哦对了。”
刚说完,他介绍许芷柔道:“我旁边这位是财研网的首席执行官,叫许芷柔,也请李总多多指教。”
“李总好。”
许芷柔打招呼道。
“你好你好,都说英雄出少年,果然年轻人才是未来。”李彦宏只是简单看了眼许芷柔,便又把目光放到张扬身上道:“不瞒张总说,我本人也有过一段炒股经历。”
虽说许芷柔是财研网的首席执行官,但李彦宏很清楚,最终拍板的是张扬。
也正因如此,他的关注点都在张扬身上。
“哦?李总也炒股?”
张扬假装意外道。
在来燕京前,他早就了解过李彦宏的人生经历和百度公司的发展轨迹,假装意外是为了延续话题,不让气氛尴尬。
坐在一侧的李彦宏当然知道张扬会调查他,但谈合作嘛,都是在互相演戏,他也说出自己的故事道:“我记得那年是 ,负责《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
“那时候我们的项目主管很变态,要求金融信息系统做到日均处理 。”
“因为是金融信息系统,涉及到金融领域,你也知道金融领域的消息五八门,我们开发团队当时被难住了,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后李总怎么做的?”
张扬搭话。
“然后我就想到了,在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读计算机硕士期间主攻的光学字符识别算法,通过网页被引用次数和锚文本相关性判断内容质量,筛选出有价值的金融资讯,最终还申请到了专利。”
在说出这句话时,李彦宏语气带着抹得意。
还不等张扬开口,他又说道:“解决了项目上的事情,我就利用闲暇时间,通过金融信息系统筛选的有用信息,投资美股股市。”
见李彦宏停顿,张扬恰好好处地接话:“赚了多少?”
“十几万美金吧。”
李彦宏笑道。
“九十年代的十几万美金,那可不得了,李总的投资天赋还是很厉害的,怪不得可以拉扯出一家顶尖的互联网企业,眼光没得说。”
“恰好踩中风口,运气运气。”
“其他人说运气我信,但李总你可是带着技术回国,这还归咎于运气就太谦虚了。”
张扬和李彦宏你一言我一语,聊得不亦乐乎,一旁的许芷柔和段浩渺根本插不上话。
然而看似两人在闲聊,实则博弈早已经开始。
由于这是李彦宏第一次见张扬,并且对方是位刚刚崭露头角的企业家,他需要通过聊天谈吐,去侧面了解张扬的性格和内涵。
为什么谈合作要组饭局?
为什么在饭局就能谈合作?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彼此不经意的交谈,亦或者说一次敬酒与喝酒,甲方就能大致知晓合作方到底靠不靠谱。
这时候可能会有人觉得夸张,不相信几句话就能摸清底细。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越是身处高位的人,见识就越广,往往几句话就可以打探清楚和自己聊天的人能力如何。
此时的李彦宏不得不承认,张扬的情商确实很高,几乎没有让他的话冷场,每一句都在将他捧高,这样的人不像是应届生,更像是混迹职场几十年的老油条。
在对张扬有了简单认知后,李彦宏明白很难给对方设坑,最好还是坦诚相见。
他看了眼左手的腕表,这个动作在谈判场有特殊含义,那就是要进入主题的提醒。
果不其然,下一秒,李彦宏话锋一转道:“我的炒股经历让张总见笑了,我们还是聊聊正事,就是股权置换的事情吧。”
“见笑就太谦虚了,李总的经历堪称传奇,我只有羡慕的份。”
张扬接话的同时,看向许芷柔道:“既然聊到股权置换,芷柔先和李总说说我们财研网的基本面情况吧,让彼此都能有个清晰认知。”
“老段你待会也和张总说说,我们百度财经的经营现状。”李彦宏看向段浩渺,示意他准备好。
“好的李总。”
段浩渺连忙应答。
一旁的许芷柔拿出财研网的数据资料文件,交给李彦宏道:“李总您先过目一下。”
当李彦宏接过数据资料,许芷柔拿起另一份文件道:“目前我们财研网有 ,增长势头凶猛,日活用户人数在 。”
“截止到9月4号的下午6点,财研网的会员付费用户为3.6万名月度会员, ,开站仅三个月,已实现营收超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