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最后说自己去凑银子,更是唱了一悲情戏,太子这般碎碎念,就算不是我的事情,我也去凑银子。
可以说,佟国维是一举三得。
乾熙帝如何不明白佟国维这番话的意思?
当即淡淡的道:“愿赌服输,天经地义。”
“太子这般一次次的念叨,虽然不好听。”
“可是,朕总不能堵着太子的嘴巴,不让他说吧!”
“毕竟太子受了委屈,不跑到朕这里来告状,已经很懂事了。”
佟国维知道乾熙帝说的在理,在这件事情上,乾熙帝可以不偏袒表弟,不对鄂伦岱采取行动。
但是太子光唠叨,也不找他告状,他这个当父皇的,总不能因此而责备太子。
如果那样的话,群臣该如何看待他这个皇帝!
其他皇子,又该如何看待他这个父亲。
还有……
太子是故意的!
佟国维知道太子这种念叨是故意的,乾熙帝也知道,可是他们面对这种软绵绵的讨债办法,也只能看着。
“舅舅你看这个。”乾熙帝突然拿出了一个奏折递给了佟国维。
佟国维听到乾熙帝不叫自己的名字,反而喊自己舅舅,心里就升起了一种不好的感觉。
他和乾熙帝相处的时间多了,很清楚这位外甥的脾气。
他慌忙接过奏折,发现上面并不是什么正事,而是一出戏剧。
名字叫《太子斗奸王》!
看到这名字,佟国维就觉得脑袋有点嗡嗡的,瞬间就替雅尔江阿默哀了一下。
剧情非常精彩,里面说的是有义士从海外带来了亩产三千斤的红薯进献给朝廷。
而朝廷的某位王爷为了让穷人饿肚子,夺取了他们的土地,于是污蔑义士欺君罔上。
在这种情况下,太子慧眼辨是非,皇帝为义士正名,为红薯正名……
这个故事非常精彩,但是后面佟国维看不下去了,因为里面有一个丑角。
不但愚蠢,而且欠了太子的债还想着赖账!
仗着自己是国舅,啥事都不讲理。
丑角的结局佟国维还没有看到,但是丑角的名字,却让佟国维感到无比的难受。
童家额轮戴!
虽然不是鄂伦岱,但是京城的人一听就知道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