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1970的无人机

但白宫方面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理由也很正当,因为当时是阿波罗登月的关键时期,教授工作繁忙无法参加。

外界都知道,真实理由是,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的信任基础是很脆弱的,脆弱到,他们不放心让教授去莫斯科。

燕京方面很清楚这点,他们选择的是法兰西。

今年的数学家大会在法兰西的尼斯,莫斯科你们担心,尼斯总不担心了吧?

西欧绝对算是阿美莉卡的势力范围。

在这块地界,莫斯科的影响力只停留在地下,地下的势力再强大也窜不到地上来。

基辛格心想,法兰西的话还真有点担心,欧洲国家里,唯独只有法兰西不会乖乖听话。

正当基辛格想拒绝,坐在他对面的华国代表表情严肃地加重语气说道:“这是我们最后也是唯一的要求,我们希望和教授谈谈,这对改善我们两国关系会非常有帮助。”

基辛格都到嘴边的话拐了个弯:“好,我会向总统先生汇报。”

他不敢也不能答应下来。

视角回到越战前线,在大众视野中,无人机是在 。

实际上,早在越战的时候,无人机就已经大规模投入战场了。

只是和现代战争的无人机饱和攻击和情报共享比起来,当时的无人机缺少gps、实时数据链和情报共享。

在原时空,阿美莉卡一共投放了超过 ,每架无人机完成4次任务后会被击落或者损坏。

但有极少数的无人机能执行 。

在越战中,电子对抗开始初露峥嵘,无人机也是如此。

不但有庞大数量的架次,同时还有不断升级的无人机。

阿美莉卡把它命名为闪电虫。

型号从最早的瑞安 ,g、j、e、f、n、np、nre、nq、na、nc等等,这些清一色都是无人机型号,前缀都是瑞安147。

(早期无人机)

( )

但现在,阿美莉卡方面有了gps卫星之后,无人机也随之升级。

有gps提供定位之后,无人机的执行效率明显提高了。

简单来说,过去无人机依赖的是固定路径,你都固定路径、高度、速度之后,你多飞个几回,北越方面就能把你的飞行轨迹给计算出来,然后击落下来。

所以平均是4次任务就被击落,前三次收集数据,最后一次一击毙命。

有了gps之后,哪怕只是实时位置修正,也能让它的飞行轨迹更复杂,能实现一定程度的自主导航,损坏率会大幅增高。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在于精度,情报收集的精度。

原本我无人机携带相机拍摄照片,是没有位置数据的,在安南丛林里,哪怕你拍到了有价值的信息,你也不知道具体是哪个地方。

你拍到的炮兵也好,游击队的营地也好,你只能获得一个模糊的方位,大致的距离。

非常不准,哪怕事后分析,分析出来的结果也同样不准。

有了gps不一样了,因为它能为每张图像添加精确地理坐标,这意味着实时的数据融合。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