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大家都要贏!

我们只是先行一步,但你们机械厂又或者是其他行业早晚也有这么一天,你需要做的,就是推动那一天的到来,所以我赞同你的想法,爭取接受更好的教育非常有必要!”

各国在华国是有大使的,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会被传回本土。

尤其阿美莉卡的大使在情报收集方面做的格外到位。

当消息传回阿美莉卡后,基辛格在白宫紧急会议上果断指出:“苏俄这次贏了面子,但他们输了里子。

他们被迫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的核心技术需要由一个他们正在交恶的国家来拯救。

我们的目標不是否认月球上有苏俄人,而是要让全世界意识到,航天的关键,也就是火箭本身,依赖於华国的工程师和技术!”

苏俄有庞大的宣传机器,阿美莉卡同样有。

阿美莉卡对媒体的控制更加的润物细无声。

同样都是操控媒体,但冷战及此后,自由阵营的操纵手段就是要更高明。

在阿美莉卡媒体的报导中,苏俄的“伟大胜利”被巧妙地淡化,而华国的科技实力则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纽约时报》的头版並没有像苏俄那样渲染宏大的胜利,而是刊登了一篇深入分析报导,標题为:《燕京的静默胜利:华国科技如何拯救了岁岌可危的苏俄登月》。

报导援引可靠消息源指出:

“这次登月,与其说是苏俄科技的胜利,不如说是华国-苏俄科技合作模式的意外展示。

据信,苏俄的n-1巨型火箭在多次失败后,最终依靠华国科学家王曦继主导研发的数位化分布式控制系统才得以成功。

这套系统利用了华国在固態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领域的先进技术,而这恰恰是苏俄长期以来的短板。

在苏俄內部,王曦继也被视为他们从华国发现的新教授。”

报导还进一步分析了两者媒体报导的差异,为的就是离间二者的关係,这招他们可谓是炉火纯青,在六十年后的 。

“在莫斯科,官方竭力將胜利归功於弗拉基米尔思想的优越性,对华国科研人员的作用则避而不谈。

但在燕京,媒体却不遗余力地强调华国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这种微妙的舆论差异,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號:联盟的裂痕依然存在,且在技术高地,华国已不再是单纯的苏俄追隨者。”

在官方层面,尼克森在电视讲话中,向苏俄表示祝贺,强调阿美莉卡在太空中的探索是为了和平与科学,而不是为了地缘政治的竞爭。

外界信不信是另外一回事,毕竟你的gps卫星都已经投入战斗了,这也是和平吗?

私下,庞大的舆论机器在极力淡化苏俄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

在全球范围內,自由阵营的媒体统一了口径,將这场胜利解读为对苏俄的讽刺。

西欧的媒体们普遍將苏俄的胜利定性为一场昂贵的、由外部技术支持的政治宣传秀。

大致內容是,苏俄被迫向华国寻求最关键的电子技术,这暴露了其经济体系在高精度、高效率的科技领域存在严重缺陷。

至於同样的经济体系,华国为什么能做到,他们则闭口不谈。

白宫巧妙地利用这一报导,向燕京方面发出了一个信息:我们看到了你们的贡献,我们了解你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尊重你们的实力。

这种策略旨在离间二者关係,並为后续秘密接触和缓和中美关係创造有利的舆论氛围。

舆论场上,爭论一直在延烧。

一直持续到新一轮的谈判。

在狮城,基辛格將手里的信递给坐在对面的中年男子。

对方打开后,看著信上的署名若有所思。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