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问题已经解出来了

林燃的这番话,大家早就知道了,内部开会也好,向上汇报也好,都反应过无数遍,这就是我们面临最大的困难,只能慢慢靠时间磨出来。

靠量堆上去,堆出一个好的结果。

还需要你跑来说?

不过在半导体领域,尽管林燃不是半导体生产制造的专家,但作为人工智能的顶级专家,左右脑芯片概念的提出者,他绝对也不是外行。

“或许,我们的思路,从一开始就错了。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打磨一块完美的镜片呢?我们能不能打印一块完美的镜片?”

“打印?”在座的专家们面面相觑,他们似乎抓到了一点灵感。

林燃走到幕布前,调出了一张超构透镜的结构图。

“传统的镜头,依赖的是几何光学的折射,我们通过打磨玻璃的曲面,让光线在穿过不同厚度的介质时,发生路径偏折,最终汇聚到一个点上,这是一个物理塑形的过程,但超构透镜,依赖的是波动光学的调相。”他解释道。

“我们不需要改变光的路径,我们只需要改变光波的步伐。

这块平面基板上的每一个纳米天线,就像一个相位延迟器。

当一束平行的光波穿过它时,有的部分被延迟了四分之一个波长,有的被延迟了二分之一个波长。

通过精确控制每一个点的相位延迟,我们就能将一个平面波,在出射后,完美地重塑成任何我们想要的形状,比如,一个理想的球面波,并让它完美地聚焦。”

林燃接着说道:

“打磨镜片,是一个考验百年工艺传承的、经验性的物理难题。

而设计这个相位延迟矩阵是一个考验计算能力和算法的、纯粹的数学难题,这正好是我的长处。”

在座的专家里有懂数学的,他弱弱的问道:

“林总,您说的我有想过,一块直径 ,我们将面对超过 。

每一个单元,又有形状、尺寸、旋转角度等多个变量。

这是一个拥有近乎无穷解空间的、典型的np-hard问题。”

他接着低头在笔记本上计算道:

“我们现在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用它来模拟一次核聚变反应,需要几个月,而要用传统的电磁仿真和优化算法,用这台超级计算机去寻找林燃同志想要的那个完美相位函数的全局最优解,大概需要不间断地跑上一千年。”

林燃轻轻鼓掌道:“说的很棒,你叫什么?”

该专家抬起头:“我叫魏哲。”

林燃咧嘴笑了笑:“好名字,和台积电现在的董事长名字就差了一个字。”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