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燃烧一号改(1w求月票!)

控制室内的气氛紧张而有序,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监控着火箭的每一个动作。

“高度5公里,速度 /秒,接近最大动态压力。”控制员的声音略带紧迫。

“通过max q。”李斌确认,松了一口气。

最大动态压力是火箭结构承受的最大考验,顺利通过意味着设计可靠。

“高度 .2公里/秒,准备第一级分离。”控制员的声音响亮而清晰。

李瑞紧握拳头,内心既期待又紧张。

这是关键时刻,第一级的分离和返回将决定测试的成败。

“执行分离。”他下令。

“第一级关闭,分离确认!”控制员报告。

屏幕显示第一级与第二级分离,第二级继续上升,但这次测试的重点是第一级的返回,第二级仅携带模拟载荷,任务是验证分离机制。

“第一级达到顶点,开始下降。”控制员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

“格栅鳍展开!”肖章喊道,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操作。

屏幕显示格栅鳍从折迭状态展开,调整角度以应对横风。

肖章紧盯着控制数据,格栅鳍的响应时间在毫秒级,算法正在实时调整火箭的姿态。

“格栅鳍响应正常,调整风切变。”肖章的声音中透着专注。

他的心跳几乎与数据刷新同步,他知道,格栅鳍的精确控制是着陆成功的关键。

“高度5公里,速度 /秒。”控制员继续报告。

李瑞的目光在屏幕间切换,推力、压力、温度数据都在正常范围内。他低声对李斌说:“特别注意第四号发动机,上次静态测试有波动。”

“明白。”李斌回应,眼睛紧盯着发动机数据。第四号发动机的推力曲线平稳,没有异常迹象。

“高度1公里,速度 /秒,准备着陆烧结。”控制员的声音提高了音量。

“启动着陆烧结,使用第一和第七号发动机,节流阀调至70%。”李斌下令。

yf ,确保软着陆。

“着陆烧结开始!”控制员喊道。

屏幕显示两台发动机点火,火焰再次喷出,火箭速度迅速下降。

“高度 /秒。”控制员的声音几乎被控制室的紧张气氛淹没。

“格栅鳍调整至最大控制角。”肖章报告,汗水从额头滑落。

他的算法正在应对一阵突如其来的侧风,格栅鳍迅速调整,确保火箭保持垂直,不过好在侧风属于最常见的突发状况,他们的算法肯定得把这种情况考虑到。

“高度 ,10米……”控制员的声音越来越急促。

李瑞屏住呼吸,双手紧握在控制台边缘。

他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团队的努力、自己之前所在民营航天机构的倒闭、阿波罗科技过去所创造的登月奇迹。

“着陆!”控制员喊道。

屏幕显示第一级稳稳落在发射台中央,着陆腿牢牢支撑住火箭。

控制室沉默了一瞬,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肖章瘫坐在椅子上,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难以抑制的笑容。

“着陆成功!火箭稳定!”播报员确认。

李瑞笑道“检查着陆精度和结构状态。”

他表面冷静试图掩盖内心的激动。

“着陆精度在目标点 !”王磊,数据分析师,兴奋地报告。

他调出着陆数据,显示火箭几乎完美落在预定位置。

“发动机状态呢?”李瑞追问。

“所有发动机正常运行,无异常波动。第四号发动机表现稳定。”李斌回答,语气中带着骄傲。

李瑞点点头,转向团队:“干得好,但这只是开始,准备现场检查,我这就向教授报告!”

发射场被太阳染成金色。

李斌带领一小队工程师走向着陆的火箭第一级。

火箭屹立在发射台上,表面有些许烧痕,但整体结构完好。

着陆腿稳稳支撑着火箭,格栅鳍仍保持展开状态,显示出它们在降落中的出色表现。

肖章小心翼翼地检查格栅鳍,发现一侧有轻微烧蚀,但仍在设计容差内。

“格栅鳍承受了风切变,表现超出预期。”他低声说,眼中闪着自豪的光芒。

李斌蹲下检查发动机喷嘴,发现一些热保护涂层剥落,但无结构性损伤。

“发动机状态良好,可以翻新后重复使用。”他笑着说道。

b站直播间里当回到地球结构完好、表面有燃烧痕迹的燃烧一号改出现在视频画面中的时候,弹幕瞬间爆炸,大家等在直播间等这么久不就是为了这一刻么?

就跟看足球比赛,看 ,为的不就是那几个精彩片段么?

“ ”

“见证历史!”

“又是别人没做到的我们做到了!”

“欧洲和霓虹搞可回收火箭的企业估计人都麻了”

“不止他们人麻,我估计国内这帮民航航天机构的投资方也麻了。”

“不愧是阿波罗科技,这进度条跟开了三倍速一样。”

“这回马斯克该紧张了,星舰再不成的话,阿波罗科技在spacex最优势的领域也要赶上了!”

“感谢阿波罗科技,期待下次、下下次见证更多的奇迹!”

“看。”林燃把手机递到pony面前,pony接过手机,看着照片里的中年男子站在火箭旁,抬头凝视着火箭,他能从中感受出对方内心所饱含的情感。

这种感觉很奇妙,当年他们把qq打造成全国第一的社交软件,他们腾讯五虎在赛格科技园的时候,拍出的照片就是这种感觉。

现在,企业越来越大,但这种感觉回不来了。

不仅他身上回不来,腾讯的员工也很难再有这种创业的激情。

大企业病几乎是每一个企业逃不过的宿命。

各个时代浪潮中崛起的巨企们都无法避免。

“成功了?”pony问道。

林燃点头然后补充道:“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当然亚轨道测试的成功只是起点,后续我们在申海的团队还需要对飞行数据进行分析,像推力曲线、格栅鳍响应、着陆腿受力等数据都要做一一核对,从数据的角度确认测试完全成功。

我看了下他们传递回来的报告,里面显示着陆精度为 。

但眼睛会骗人,数据不会。

我们还需要后续数据来确保这次测试的成功。

同时后面还有轨道测试和商业化运营在等着我们,那会是更大的考验。”

pony感慨道:“不,林生,对你来说,无论是轨道测试还是商业化运营都不过是小菜一碟,我已经看到了阿波罗科技在航天领域即将秦王扫六合的场景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