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冤大头来了(5k加更)

第 冤大头来了(5k加更)

莫斯科能去,尼克松也能谈,戴高乐的亲笔信能看,切格瓦拉也能来。

华国从来很清楚自己需要坚持的原则和可以灵活变通的地方。

没有哪个国家比华国更能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华国一直都非常清楚计算机的作用,在 《 — 》里就有明确写到:

“生产过程自动化是以机械化为基础,由机械化发展到个别过程的自动化,然后再发展到全面自动化。”

“生产过程全面自动化,需要在整个控制系统里装上计算装备来代替人脑的运算。最先进的最复杂的计算装备就是各式各样的电子计算机,它在自动化系统中起着神经中枢的作用。电子计算机的创造已为计算技术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甚至他们已经看到了硅基从原理层面能够发展光伏:

“利用半导体可以把光能和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半导体在其他方面可能的应用正在日益发展中。”

上述是发展纲要里的原文。

从发展纲要可以看出, ,但华国知道自己的使命,知道技术落后的惨痛代价,知道要朝什么方向发展。

从整体论的角度,华国和其他起跑线上的相似国家有着天然的优势。

站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以 xm ,为整个 。

从 ,到今天真正拿到这样的待遇。

华国的前沿科技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远在阿美利肯的林燃自然不知道这么多,他知道自己的蝴蝶效应肯定会很强劲,不改变才不正常,但他绝对想不到会是这样的改变。

因为在他的计划里,他得亲手点燃全世界的火焰。

在这个年代,芬兰是欧洲很特殊的存在。

他们几乎是整个欧洲唯一能同时做两边生意的公司。

苏俄出口石油到芬兰,然后芬兰再将石油出口到西欧国家。

芬兰不可能不恨苏俄,无论是二战历史,还是二战结束后苏俄硬生生从芬兰手里割走了 10%的土地和3亿美元的战争赔款。

但为了保持中立态度,芬兰人很清楚以自己的地理位置,但凡敢和阿美利肯搞到一起去,他们就永无宁日了。

在战争结束后芬兰拒绝了阿美利肯的马歇尔计划,靠自己节衣缩食四年时间还清了所有赔款,和苏俄签订友好条约的同时,靠着中间转口商的身份既保证自己不加入苏俄阵营。

苏俄同意芬兰加入欧洲理事会和联合国。

同时也因为没加入 wto,这里的w不是world,而是warsaw,阿美利肯也不阻止他们和西欧做生意。

在忍辱负重数十年之后,在 nato,把毛子给恶心坏了又拿他们没半点办法。

绝对的小国操盘的范本之作,忍辱负重可以,只要能让我达到目的就行,出现机会,我一定不会放过。

更准确来说,芬兰在选边站这件事上,非常非常的巧妙,手段比某个单边站的半欧洲国家要强得多。

而现在,芬兰是少有的能做双方的生意。

华国的 。

至于为什么不选香江,因为香江还是英格兰管辖的地方,卖香江只能走非官方地下通道。

作为销量目标是千万的电子消费品,除非香江到内陆的海上一夜之间长满了船,而且这种船还得是隐形的,白皮和狗腿们看不到的才行。

所以香江不现实,芬兰才现实。

而对华国而言,芬兰说白了只是中转站,大家谈妥之后,货未必就需要拖到芬兰过一道水,在东德过也行,在英格兰或者法兰西过也行。

反正最后销售的时候挂的是芬兰的牌子。

维尔塔宁的意思是溪流,这是芬兰的常见人名,他自从在华国展台见到 xm 。

无论产品本身,还是这几天来,现场采购商、电子企业厂商又或者是各国代表的表情,都充分说明了一件事,这玩意商业价值巨大。

大家比ibm的深蓝来展览还要更加热切。

毕竟消费者不需要深蓝,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大需要一台下国际象棋的机器人,但他们很需要能够进行科学计算的便携式小型计算器。

这在当下,简直就是划时代的产品,跟 iphone问世一样,半导体产业的iphone时刻到来了。

作为 neste电子贸易板块的采购负责人,他的敏感度告诉他,如果能够采购到xm 。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