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我避其锋芒?

因为此刻,孔家被连根拔起,孔家几十万亩祭田尽数充公,衍圣公一脉尽废的消息,如同惊雷一般彻底炸响在松江府的天空!

所有人都被这个结果震得头晕目眩,那份与生俱来的优越感瞬间崩塌,随之而来的是发自骨髓深处的恐惧。

那个他们眼中的屠夫真的敢杀圣人!

五天前,朱由检即将抵达松江的时候——《圣驾即将莅临松江》。

恐慌开始蔓延,态度急转直下。

前些日子的傲慢与轻蔑仿佛从未存在过。

各大豪门府邸已经从风雪月的诗词唱和,变成了如何应对这场即将到来的天威。

密报附上的暗桩记录里,充满了当如何献媚、如何逢迎、如何自保的仓皇之语。

朱由检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最后一份,也就是今日刚刚送达的密报上。

最后,前日《吾皇万岁!天子今日驾临其忠诚的云间!》。

朱由检甚至能想象出,此刻的松江码头必然是彩旗飘扬,人头攒动,无数士绅百姓正准备上演一出万民拥戴君臣和谐的盛大戏码。

从屠夫,到僭越者,再到朱氏君王,最后变成吾皇万岁。

六张急剧变化的嘴脸,被这六份薄薄的密报活灵活现地钉在了纸上,丑态百出,令人作呕。

这就是江南士绅,这就是大明的清流砥柱?

朱由检的眼中,那抹讥讽浓重得如同化不开的墨。

他将这迭密报随手推到一旁,仿佛拂去什么肮脏的秽物。

然后从另一侧,拿起了一封截然不同的信。

这封信没有锦衣卫的烙印,封口处用的是火漆,上面盖着一枚私印——“徐光启印”。

他拆开信封,缓缓展开。

信纸上刚劲有力的笔迹扑面而来,却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沉重与痛楚,字字泣血。

“……臣虽远在京师,然对桑梓之情,未敢一日或忘。臣亦深知,松江府积弊之深,宗族之害,已病入膏肓。臣之族人,不思光耀门楣,为国分忧,反有不肖之徒,沐猴而冠,打着臣之旗号,在乡里兼并土地,包揽诉讼,鱼肉百姓,已成地方一害……”

“……此等行径,上负圣恩,下愧黎民,更令臣寝食难安,无颜面对陛下。臣之一生,所学所求,皆为富国强兵,然家门不严,竟出此等蠹虫。臣心痛疾首,百死莫赎……”

朱由检的目光,停在了信的末尾。

“……故臣沥血恳请,陛下抵达松江之后,清查田亩,整顿吏治,凡有触犯国法者,不必顾及臣之薄面。凡徐氏族人,但有罪证确凿,请陛下以雷霆之威,赫然加之!臣与国同休,绝无二言!”

合上信,舱室内一片静谧。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