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告大明臣民书!》

报纸的排版极其特殊,头版是这篇檄文,而从第二版到第五版,整整四个版面,只写了一件事——秦藩之主朱存枢,十大罪状!

【罪状一:窃君父之恩,侵吞赈济钱粮!】

【罪状二:结国蠹之党,哄抬粮价以利己!】

【罪状三:夺万民之田,圈占良田千顷!】

【罪状四:逞私欲之凶,滥用酷刑草菅人命!】

……

【罪状十:怀不臣之心,阴联匪寇意图谋逆!】

每一条罪状之下,皆附有详实到令人发指的“人证”与“物证”。

文章用最精炼的笔墨,描绘了最终审判的地点——秦王府那座巨大到如同山峦的地下粮仓。

“朕立于粮山之上,脚下米粟,是关中百万生民三月之活命之资。朕之眼前,是犹着锦衣玉食之朱存枢。

朕问其,知罪否?

其笑朕无权置喙,笑朕有违祖制。

朕乃告之”

这一刻,大明天下,无数捧着这份《月报》之人都死死屏住了呼吸。他们想知道,在这祖宗法度与滔天民怨之间,这位年轻的天子将如何落下裁决。

然后,他们看到了两段足以勒石刻碑,神圣而霸道的宣告!

第一段,上应祖宗:

“朕谓之曰:‘朱存枢!朕非以天子之名定汝之罪,同为太祖血脉,朕无此权。然,汝之罪,罄竹难书,天地不容,祖宗不宥!宽宥与否,当由我太祖高皇帝圣裁!

朕今日,非以君临臣,乃以宗子之身,奉太祖遗训,为我朱家——清理门户!’”

“代太祖,清理门户!”

这高度,如泰山压顶!瞬间将一切关于“法理”、“祖制”的争议碾为齑粉!

皇帝的身份在此刻已然转换,他不再是年轻的君王,而是朱氏一族的大族长,手持太祖家法,惩戒不肖子孙!

此言一出,天下谁敢道半个“不”字?

第二段,下应万民:

“朕复顾众将士曰:‘戮其身者,非朕,非尔等三军将士。乃是那阖城内外,因其囤粮居奇,活活饿死、屈死、病死之数十万冤魂!

朕今日,非以皇权独断,乃承万民之愿,代此间无告之黎庶,向此獠——讨还血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