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全新的“术”

他终于意识到,这根本不是少年天子一时兴起的胡言乱语。

这是一种全新的,他完全陌生的统治逻辑。

一种冰冷、严酷、不近人情,却又……自成体系的逻辑。

这种逻辑,像一把锋利无比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他们士大夫阶层那件华丽的..用“道德”和“清议”织就的外袍,露出了其下苍白而虚弱的内里。

它无视了他们引以为傲的道德高地,无视了他们数代人积累下来的清流名望。

它只看一样东西——冰冷的数据,和可以被量化的结果!

“礼部一年一百二十万两的‘投资’,‘回报率’在哪里?”

皇帝的这句话如同魔咒,在他的耳边一遍又一遍地响起。

他惊恐地发现,自己,以及自己所代表的整个阶层,竟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他们可以说教化是无价的,是功在千秋的。

但他们拿不出任何实质性的东西,来证明这一百二十万两,得“值”!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这不仅仅是一次政治上的失利。

这是对整个士大夫阶层,存在价值的根本性的颠覆。

千百年来,士大夫以“代天子牧民”为己任,他们是道德的化身,是规则的制定者和解释者。

他们的权力,来源于对“道”的垄断。

而现在,

皇帝用一种全新的“术”,绕过了他们的“道”,直接开始衡量“利”!

如果治国安邦的标准,不再是“仁义”与否,而是“高效”与否;如果评判一个官员的标准,不再是“德行”高下,而是“业绩”好坏……

那么,他们这些读了一辈子圣贤书,以道德文章安身立命的人,还有什么用?

钱谦益的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