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正因本初所成大事在即,却不知物极必反,大吉则藏有大凶矣。」
「嗯?」袁绍一时有些不解。
羊耽拱手而道。「耽斗胆问一句,王莽未篡时,名声如何?」
提及王莽此人,在东汉时期那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袁绍虽有些不解,但稍稍思索后,答道。
「时有大司徒上表王莽可比圣人,赞同者不计其数,天下归心矣。」
「可名声之盛如王莽,篡汉而立后,仍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
羊耽似是单纯地感慨了一句,而后方才接着说道。
「然,问题亦出在此,纵使本初一心为公,扫除阉党,另立贤君,以求天下大治。」
「这必然会使得有四世三公之名的袁氏名声更盛,只需有一两句类似于『袁氏学莽』的流言,又该如何?」
此言一出,不仅是袁绍,就连曹操联想到那个画面也是额头直冒冷汗。
解释?
即便羊耽没有说得透彻。
可到了那个时候,解释无疑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且就算袁氏是忠贤之臣,为保全自身,也是绝对不能放开所握大权。
须知,纵使如今的朝廷令无数人失望,但人心仍是思汉的。
原轨迹之中的曹丞相迎天子已有十六年之久,仅是进位魏公,就引发了极其汹涌的政治浪潮反扑,甚至就连依为肱骨的荀彧都因此而死。
那时的曹操当真不想称帝吗?
依羊耽之见,有些许可能是不想,但更多的还是时局所限,曹氏集团还没有足够稳定篡汉而立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