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国家的难题

章邯有建设之才,亦善兵法。

但两位大将军唯独缺少人心博弈的能力,并且在这方面的欠缺特别明显。

这也难怪皇帝回宫时的那一脸失望。

话又说回来,这能怪太尉与大将军吗?

当年皇帝还是秦公子时就常说术业有专攻,这是秦律制度下秦人的精神面貌。

人家是大将军,是带兵打仗的,能顺路做一些城池建设已很了不得了。

倒是皇帝没有为难两位大将军与太尉。

冬至过去了,皇帝依旧没有说要再立一个丞相,咸阳城人们的生活也与以前那样没有任何变化。

高泉宫内,扶苏抱着女儿,看着女儿明亮的眼睛,道:“你知道我要将西域商路交给谁吗?”

还未满一周岁的小公主,自然什么不懂,她看着皇帝手中的铃铛,伸手要去拿。

见妻子走来,扶苏将孩子放入她怀中,而后才继续看文书。

今年随着周青臣从南方回咸阳,也送来不少南方的文书。

也是陈平让赵佗与屠雎都觉得,现在的秦廷完成了北伐战争,现在终于腾出手来处置内政了,而这个内政首当其冲,很有可能是他们这两位镇守南方的大将军,才会让他们的子嗣都去关中读书。

看着南方的文书,屠雎发现了一种象郡的稻子,这种稻子能够亩产两石五。

扶苏知道这种稻子,它叫做占城稻。

新帝二年的二月,秦廷终于开始了廷议,群臣休息了两月半,回到了大殿内继续议论国事。

皇帝没有再提及有关赋税的事,这样成了秦廷唯一的一件,或许会无疾而终的事。

而今天的第一场廷议众人讨论的就是今年的入仕考试,关中的考试已经延续了八年,这是第四场了。

每年都有给秦廷输送新人官吏,每年有上百人。

扶苏坐在皇位上,听着群臣正在大殿内议论,有人说要降低标准,需要更多人的入仕,如今各地太缺官吏了,甚至一些偏远的地方,只有一位县令,连县丞都没有。

也有人认为选择官吏一定要严格,现在放松了以后都要放松。

秦廷依旧延续着以往的权力体系,这个体系就是皇帝始终有一票否决或者是拍板的权力。

就算是他们吵得再凶,闹得再凶,最后也需要皇帝决定。

廷议一直到了午时也没有什么结果。

结束了廷议之后,扶苏就去了高泉宫用饭,用了午食就回到了章台宫继续处理国事。

从去年到现在,皇帝一如既往,每天都会处理国事从不懈怠。

扶苏又看到了萧何的文书,便在他的文书上迟疑了良久。

今年官吏升迁的名册还未下来,而在萧何的文书中,说了今年的年初,楚地的江河两岸各地又遭了水灾,希望皇帝可以督促楚地各地的官吏能够兴修水利。

并且萧何打算将郑国渠与白渠周边的县合并入渭北,并且将郑国渠与白渠统称郑白渠。

即便是身在关中,萧何依旧心系楚地。

二月的关中依旧是有寒风呼啸,雨水未来,这天气也没有转暖的趋势。

这一天,偶有闲暇,扶苏带着一家人来北郊走动,又见到了萧何。

郑国渠边,萧何说出了他对渭北的建设计划。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