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土地不会跑

写罢,高这才搁下笔。

有时,高也会觉得他去过当时秦的最西北乌鞘岭,因当时章邯大将军还未拿下河西走廊,乌鞘岭就是秦的西北边陲之地。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秦的西北边陲在马鬃山。

思量了片刻,高继续开始书写,这一次所写的是有关徐福。

“徐福建造了船,那船就在船坞中,只要兄长一声令下,大船就能出海,徐福说就算是他寻到了海外的仙岛,见到了仙人,他徐福也会回来,高以为他回不回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走出去,还要有更多的人去开辟土地……”

公子高又在琅琊台住了半月,这期间公子高一共写了十余卷书,让人都送去了咸阳。

而后,这位公子就离开了琅琊台,打算去北方看看。

送别公子的时候,稂对范增道:“公子扶苏的弟弟能够奔走各地,这已比诸多楚国旧贵族子弟好太多了。”

范增道:“呵呵,你过誉了。”

稂实在是不喜范增的这种冷笑,转身就回去继续教书了。

章平的车队继续往北走着,深秋时节的风倒是更冷了,一路上不断派人去打听都水长在何处。

一直到了燕地的广阳郡,章平才知道了都水长的下落。

广阳郡的蓟县,这里以前燕国用来拱卫国都要地,现在已成了秦的郡县。

一路走来还算顺利,高也算是领略了一番燕地人们的风貌。

蓟县的县府内,都水长正坐在这里看着一张图,地图很大就铺在地上。

公子高见到了蓟县的县令,此地的县令是支教夫子出身,经过考试之后,就成了县令被发来了蓟县为吏。

都水长举着油灯看着地图有许久了,也一直没说话。

公子高干脆在外面等着,等着都水长看完地图,站在县府外,也开始问起了如今的燕地的情形。

“近来有一个传闻,不知道是真是假。”

“什么传闻。”

“公子有所不知,外界传闻说是公子高在各地走动是给公子扶苏巡视天下官吏。”

公子高笑道:“我没有得到兄长的政令,只是到处走走而已。”

如今的燕地蓟县占据北方要地,也是北方土地较为肥沃一带,以蓟县为中心,周围还有涿县,方城,良乡,再往北方就是燕长城所在,在那里还有渔阳与犷平守备蓟北山险。

县令又道:“当年东胡几次南下,越过了燕长城,这也就造成了如今的燕地民生并不好,各地的风俗难以教化,此地民风彪悍,令我这个县令不知如何治理,多年以来鲜有官吏来治理此地,如今此地也鲜有人信任官吏,支教夫子在此地最为难堪,他们现如今还居住在我的县府。”

“两月前。都水长去了辽河,在外种地,他用豆子轮作倒是收了不少粮食,但灌溉依旧一件大事,都水长是打算在辽河的平原上开凿一条渠出来,这条渠长达万里,公子也见到了,现在的都水长还在看着地图愁眉不展。”

公子高疑惑道:“开挖万里长的河渠,哪里来的人力?”

“东胡,匈奴有人手。”

话语从身后传来,原来是都水长走了出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