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江东

“太好了。”项羽高兴道:“你这一次去见范增老先生,说不定能让他老人家来支持叔父復楚。”

“但愿吧。”桓楚说了一句,而后走入屋內见了项梁。

项羽也不知道桓楚与叔父说了什么,之后项伯送著他离开了。

住在吴中的这两年,项羽感觉很迷茫,他觉得与叔父在这里似乎孤立无援,而叔父也时常会说绝对不能忘了復楚。

以前的楚国是什么样的,对项羽而言很陌生,他甚至对以前的楚国没什么记忆,自他记事以来就跟在叔父身边奔走。

叔父说以前的楚国很美好,以前的项氏在楚国有著无上的荣光,就连楚王也十分敬重项氏。

可也只有这些了,项羽甚至不知道,那个美好的楚国是否真的存在。

如果在没有见到夫子荆之前,项羽还会听从叔父的,可如今项羽还是藏著一卷书,那是夫子荆送他的书。

这卷书中所记录的是一些教人懂得民本的话语,类似荀子的话。

项羽自小不喜读书,也很不喜读百家典籍,儘管叔父几次给自己寻找老师。

但项羽不喜那些名家典籍,而他所学所认识的都是叔父给的,直到他看了夫子荆的书,便对叔父传授的那些理念,產生了怀疑。

但至少两者相比较之下,一旦有了矛盾,项羽还是会毫无条件的相信叔父。

吴县的江边,项伯將包袱递给桓楚,他道:“屈甦此人来得太过蹊蹺,绝不是我等不信他。”

“我知道,此人能从咸阳的地牢出来,就很蹊蹺。”

“是啊。”项伯又道:“可他是屈氏后人,我等不能怠慢他,只能先將他留在吴县。”

“项梁公做得很对。”

江水拍打著这膄小船,桓楚要坐著这膄船离开吴县先去九江,老师范增是九江范氏之人,老师的一些家事需要他出面去代为处置。

想起现在的支教,秦是希望天下人都能读一样的书,为此就要抹去氏族与家学,就像是老师的九江范氏。

也正因支教,让九江范氏內部出现了矛盾。

秦就是要抹去类似九江范氏这样的世家家学,將其变得无用且落后,从而用支教替代。

项伯叮嘱道:“外面还有很多秦军在搜捕我们,你此去一定要小心。”

桓楚道:“项伯放心,待见到老师,我会再劝说老师帮助项梁公。”

“好。”

项伯笑著送別了桓楚。

当桓楚在船上站稳,船夫便摇著船桨一路往上游而去。

船上很乾净,偶尔飘来的薰香让桓楚有了困意,很少见这种渔船会这么干净,且有薰香。

或许连日以来太过疲惫,桓楚便沉沉睡去。

直到再一次醒来,外面的天色已入夜,而船就在江边停著,也没见船夫。

桓楚站起身,就要走下船来到岸边,却见船夫手里拿著一把刀。

“小兄弟,对不住了,项梁公让我杀你。”

桓楚见状,甚至自嘲地笑了笑,果然项梁连他都不信,难道他桓楚真的会去给秦军报信吗?

可就当对方准备动手,桓楚也做好了搏杀的准备。

一支箭矢破空而来,刺中了船夫的下腹。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