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北方的少年们
既要内治,又要备战边关,每每想到这些,扶苏就会觉得如果没有当年的那场北伐大胜,说不定此刻要面对的形势会更困难。
心中庆幸之余,扶苏还要继续整理内治。
经过两次的考试选吏,关中增补的这些官吏还需要继续观察,继续调任。
换言之,想要治理好关中就需要有更多的官吏。
“当初公子让叔孙通主持建设太学?”
扶苏颔首道:“这些天叔孙通一直都在潼关,选用夫子建设太学府。”
见老师的话语停下了,扶苏又补充道:“之所以不将太学府设立在咸阳,是为了学士府也迁去潼关做准备,将往后的学士府改建,建设一个专用处置赋税之地,还望老师不要多想。”
简而言之,学术与选吏一定要分开。
李斯点着头,“臣明白。”
看着公子坐上了车驾,一路朝着咸阳而去,须发白的李斯还站在原地,有时他是真的觉得自己老了。
“这人呀,就是什么事还没办好,这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就老了。”李斯感慨一叹,又道:“这国家还未治理好,我却已老了。”
站在丞相身后的吴公,听到这话也是沉默着低下头。
近年来,吴公一直都在三川郡,如今来咸阳禀报郡内之事,就想着来看看丞相的。
李斯又回头看向林光宫又道:“回咸阳吧。”
吴公忙上前搀扶丞相。
等丞相在车驾内坐好,吴公亲自赶着车。
“李由那孩子在边关这么多年,倒是练得越来越好了,已会杀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