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范增的尾巴

第 范增的尾巴

接连几天,高几乎走遍了琅琊县的每个地方,或者是听徐福说他以前是如何成为齐鲁博士,又如何成了琅琊县的县令。

这都是发生在东巡路上的事,齐地人们对七年前皇帝东巡来到此地的记忆依旧很清晰,他们说皇帝来时护送的秦军黑压压一片,看不到头。

皇帝还让人将年久失修的琅琊台重新修缮了。

而皇帝来到此地之后,就发动了迁民,让更多的人都来到了琅琊县,现在的琅琊县是独立的一个县。

因这里的赋税并不会交给齐郡,而是直接交给咸阳。

这里的文书也可绕开齐郡直接送去咸阳,起初高不明白兄长为何要这么安排,但当看到此地的发展极好的渔业与盐业,也理解了。

这样的地方只有直接掌握在咸阳手中,才会令人安心。

放在当年,齐国地界的琅琊县也是富庶之地。

余下几天,高离开了琅琊台,与众乡民生活在一起。

在冬日里,出海的渔民并不多,在海上还要挨冻。

不过听说徐福也要出海走动,高也就一同出海。

坐上渔船,高还有些不适应,他目光看着远处的水天一线的景色,道:“这里真的很漂亮,难怪当年父皇东巡到了琅琊县,会留三个月之久。”

徐福回忆着当初,他已很多年没有见到公子了。

两人坐在渔船上,当距离岸边越来越远,也能够见到许多同行的渔船,他们正在拉着网,将渔获捕捞上岸。

徐福点燃了船上炉子,这才感觉暖和一些,他道:“每年入秋时节才是渔获最丰盛的时节。”

言至此处,高见到有渔民拉不动网,便让船夫划船,帮着一起拉渔网。

一条需要三个人才能抱得动的大鱼被捞了上来,这鱼实在是太大了,险些将渔船压翻,一个少年渔夫手拿着一柄锥子,捅入鱼鳃的上方,当场放血之后,这条鱼才没动静,稳稳躺在了渔船上。

四周船上又是一片欢呼声,他们今天捕了一条大鱼。

徐福解释道:“只要鱼上了网,他们只要拎起渔网,就知道下面的鱼有多少有多大。”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