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个县的人依旧穷困,他们有的人连衣裳都没有。
自蒙恬將军驻守贺兰山以来,越来越多的羊群送入关中,羊毛是过冬最好的皮毛,用它製衣御寒最好。
县府里的余钱虽说不多,但萧何用粮食换来了十车羊皮。
听闻萧何是出去买羊皮的,曹参也震惊了,他脚步匆匆走到了县外,见到萧何將羊皮披在一个孩子身上。
原本这个孩子还在冷风中缩著脖子打著哆嗦,当他披上厚实的羊毛大氅之后,便面带笑容。
他笑了,孩子的母亲也笑了。
萧何道:“能换来的羊毛不多,只有十车,各家也分不到多少。”
闻言,在场的人包括曹参都面带愁容。
萧何对眼前的乡民道:“我们用羊毛製成大氅卖去咸阳,再换取更多的麻衣与粗布,这个冬天就能熬过去了。”
关中的冬季很漫长,特別冷。
也难怪关中人有著窝冬的习俗,今年的冬季冷得彻骨,而刚迁来的民户他们多数都一无所有,仅有的也只有双手与家中的存粮。
一件羊毛大氅如果成色够好,可以换取数十件粗布衣,麻衣则更多。
从渭南送来的织机与眼前的皮毛,就是他们熬过冬天的希望。
萧何听说过渭南的事跡,他也知道当初人们刚迁到渭南时更难。
有些故事总是会让人们心生希望,只要有毅力就能渡过难关。
在很久很久以前,秦孝公时期的老秦人,还食草。
萧何看到织机开始动起来了,心中的石头也落下了。
身为县令萧何,亲自坐在织机前带著一群妇人一起制羊毛大氅。
而曹参则带著孩子们正在挑选著羊毛,將成色好的与不好的分开存放。
县府內,萧县令的屋子还亮著灯,乌伯走入屋內没见到人,却见到放凉的两盘菜,以及一壶放在一旁,一直没有开封的酒。
乌伯暗想著,也不知道天亮时萧县令会不会回来。
身为关中的老秦人,乌伯总能打听到很多消息,他知道很多秦军离开了关中是去楚地抓人。
楚地多半会很乱,但至少这关中的八百里秦川,依旧一片安寧。
楚地的乱,与这里又有什么关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