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南方传闻
矩常说在关中有比他还要优秀的同龄人,去年考试时他落榜了,是他没有写好考卷。
儘管如此,矩还是有事能做的,他可以参与支教。
其余的人也还有机会,公子扶苏说过每隔两年都会有机会的。
听到这些话,张良蹙眉思量著,人们都知道了这个机会,那么就还会有不计其数的人为了这个机会奔赴潼关,潼关的学城就会一直繁荣。
矩看著漫天的细雨,他低声道:“听说公子扶苏的孩子就在潼关读书,可惜我从未见过那位小公子。”
“你没见到那位小公子吗?”
“我可能见过他。”矩思索著道:“听说小公子与寻常的孩子一样,一起在潼关城读书,但我不知是哪一个,潼关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小公子就在其中。”
言罢,矩又觉得熊毛身上臭烘烘的,便牵著它去雨中洗一洗。
如今暑气未消,又是蜀中多雨的季节,人都容易臭烘烘的。
从河西走廊来的矩又喜洁净。
其实不管是矩,公子扶苏其余弟子都是这样的,不论是饮食还是生活方式,都很讲究洁净,就连喝水也要煮沸才喝。
张良见过好多个支教夫子,也与诸多夫子有往来,譬如稂,王余……他们的生活方式都是一样的。
有了新身份之后,这一年间张良真的是在用心教书,也会常看一些从关中送来的书籍。
关中书籍也都有诸子百家的论述,但公子扶苏將他们拆分。
诸子百家的学识依旧在,但讲述诸子百家学识的人已不是诸子的传人了。
而是这些支教夫子。
张良正在写著明天要讲课的文章。
等天色黑了,张良点亮了油灯,继续书写著。
熊猫就睡在屋內,它呼吸时一身皮毛起伏不定,隱约还能听到鼾声。
直到夜色深了,张良也才睡下。
翌日,雨还未停歇,远处的巴蜀大山被水雾笼罩。
张良背著书袋子走出家门,带著矩一起去教书。
孩子们早早就在书舍中,张良带著矩走入书舍中,一群孩子就安静了下来。
一位年迈乡长带著一群人而来,乡长十分尊敬地行礼道:“韩夫子?”
张良上前行礼道:“老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