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大试结束

他顿时愣住,现在的他和来时没什么区别,还是一无所有的。

那姑娘没多说什么,也没拿韩信的铜钱,拿着碗道:“没事,明天我再来看你,不过你没这个吃了。”

韩信还是傻傻一笑。

等她离开之后,韩信一路走着,一路低着头,想着自己的处境。

韩信回到了潼关就开始接着苦读。日子还是很难,很艰苦,但需要咬咬牙,坚持下去。

夜里,韩信在自己的住处看着书,偶尔还能听到隔壁的哭声。

“我写不出,太难了……实在是太难了。”

“写不出就入军去吧,不入军就在潼关城再做两年杂役。”

“不!我一身本领,我要报效公子。”

……

有人哭,有人劝,他们真的很吵。

韩信看书时的思考被打断,他想起了她说过的话,心中五味杂陈。

潼关城的另一头,这里有一座单独的宅院,是渭南的郡丞司马欣暂时交给萧何打理的。

说是打理,其实就是允许萧何住在这里。

让他打理只不过是个借口,是为了不让萧何拒绝。

住进来之后,萧何与曹参两人住在一间偏房。

此刻,曹参正在屋外洗着衣裳,他正在说着今天的考题,无外乎也是一些说考题太难。

考题确实难,没有足够的见地与阅读过群书的人很难答上来。

诸子百家的弟子们,所学各有不同。

萧何不敢轻视同场的任何一个考生,诸子百家的后人们也是不可小觑的,也该有过人之处。

不过,萧何也只是想了片刻,继续看着手中的信。

洗完衣裳,曹参将衣裳晾在了外面,他道:“这信上说什么了?”

信是中阳里的县令让县吏送到琅琊县。

在琅琊县的县有一个叫稂的人,是萧何的好友,也是他劝萧何来关中的。

只有中阳里的信送到了琅琊县,才能借用琅琊县的文书运输送到关中。

因琅琊县的文书可以绕过各道郡县,直接送来关中,才有了这种便利。

这卷书信能送到潼关县属实不易,萧何想着稂帮了自己太多了,这些人情也只能等以后再还。

见曹参还要问,萧何搁下书信,道:“刘季说他又得了一个女儿,呵呵……刘季这个人啊……”

说起中阳里的旧人,曹参脸上也有笑容道:“刘季这人的命就是好,能被吕老先生看中,又有一群县里的老哥哥帮着他。”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