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白渠与将相猜忌

第 白渠与将相猜忌

营地中的众将士正在吃着羊肉喝着酒水,冯劫也坐在其中,正在畅快地啃着羊肉。

口中咀嚼的羊肉刚咽下,冯劫也才喝下一口酒,这才注意到了坐在一侧的公子。

他慌忙行礼道:“公子。”

扶苏没有吃案上的羊肉,而是拿起一只秋梨啃了一口,又问道:“廷尉怎么来了?”

冯劫解释道:“遇到一些事,臣特意来向丞相禀报。”

“什么事,要秋猎的时候来禀报?”

冯劫想了片刻,觉得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回道:“当年魏国的信陵君有一个门客叫张耳。”

“张耳?”

冯劫又道:“当初这张耳是魏国的官吏,那时皇帝派兵马搜捕张耳,如今有消息送来,说是在淮阳发现了张耳的行迹,这个张耳改了名与姓,躲在了陈县,臣告知丞相了,说不定不用多久,淮阳就会送来消息,该是捉到张耳了。”

冯劫是个办事十分严谨的人,严谨到每一次刑狱都是思量再三才做的决定。

张良至今逃亡在外至今没有找到其下落,加上搜捕了多年的张耳至今才有消息,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张耳其人。

地方官吏的搜捕能力薄弱,这与地方底层建设有关,与冯劫的个人能力无关。

在这个传信都要快马疾驰的时代,秦廷的政令下达地方需要时间,更不要说大秦的底层群众方面的建设。

扶苏吃完一只梨又问道:“这张耳是反秦人士?”

冯劫道:“此人大抵是会反秦的,臣以为多半是会与楚地的项籍联手。”

“那好呀,一起抓来就省事。”

冯劫若有所思地点头。

言罢,扶苏又注意到了冯劫,见冯劫的目光看着一个将军,再一看对方就是董翳。

如今的董翳已留有了短须,其人依旧是在咸阳任职校尉。

冯劫稍稍向公子凑近,道:“听说,丞相的弟子吴公,他回来有三年了?”

扶苏颔首道:“我知道,还是我向老师引荐,让吴公去三川郡任职的。”

让吴公回来是丞相的意思,大抵是丞相担心吴公一直留在北方,会引起蒙恬的猜忌。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