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算术天才

当听完课的孩子们都离开之后,又有人送来了书信,书信是从西北送来的。

叔孙通最看重的一个弟子,也就是公子高。

这一年来,公子高一直在编写史书。

公子高希望用竹简与石刻来撰写史书,纸张是好用,但竹简与石刻能够更好的保存书籍。

公子高是一个守旧的孩子,他依旧用小篆书写着。

年复一年的教书,让叔孙通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讲课之前都要喝一碗茶水。

皇帝去了骊山过冬,扶苏则要留在咸阳城内,继续主持着国事。

闲暇之余,扶苏就想着造浑天仪。

古人对星空思考有数千年了,浑天仪是人类天文历史上的最大的转折点。

当年阴阳家邹衍用管子的残篇,《宙合》一篇,将天与地进行了阐述,当年齐国建设了观星台,有了七衡六间之说。

扶苏想要将现在的天文理论扩展到日月与五大行星,再增加子午线。

咸阳宫内保留着从齐国带来的玉衡组件,但扶苏不喜玉衡组件使用的烦琐计算过程。

最好,还是想着用现在的青铜器,重新造一个浑天仪。

北伐之后的第三年,今年过去的平静,按照公子扶苏施行的二十四节气,现在过了冬至,该是小寒。

关中的气候依旧严寒,又下了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咸阳城。

小公子衡坐在父亲身边,他的目光看着眼前的书,他还不识字,只知道这个是书,他的目光满是好奇,好奇为何父亲如此痴迷看书。

放在扶苏面前的有两卷书,这两卷书分别是秦火算书,周髀算经。

看了许久,扶苏揉着眉间放松着眼睛,张苍不需要借用浑天仪,只是用算数就算出了日转一度是三百六十五日,月行每一天,十三点一九度。

而这在根据浑天仪算法的测算中,误差仅仅只有零点一度。

对此,扶苏是知道答案的,自己可以从答案开始反推。

可是对张苍来说,他不借用浑天仪这种运算工具,而是仅仅通过手中的笔的运算,就能将天文算到这种地步,其数学水平高得令人发指。

这个张苍,真是一个不得了的天才。

扶苏在一卷书的外封皮上写了两个字,这两字就是九章。

扶苏最早看到九章这卷书时,那是在很多很多年前,那时的九章数学还够精进,它应该再完善一些。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