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还价”

曾经,皇帝说过公子扶苏是个不怕黑的孩子。

一开口就是要迁徙数十万户,公子这哪是不怕黑呀,公子就是个无所畏惧的人。

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李斯又失眠了,他反复看着写满了秦律的纸张,治理国家就是要无所畏惧。

当年说出要书同文,车同轨的李斯是多么的雄心壮志。

李斯觉得现在的公子,比之当初年轻时的自己,更有气魄。

夜风吹过咸阳城,纸张被风吹起,一卷纸被风吹得卷起,接着在风中翻过了一页又一页。

皇帝已封禅泰山了,北伐大胜了,蒙恬在北方手握重兵。

李斯喝着酒水,望着夜空良久不语。

始皇帝回到了咸阳之后,公子扶苏依旧如往常一样主持着国事,公子已是始皇帝最好的帮手。

当白渠就要开始动工,关中依旧是盛夏时节,扶苏踩着被阳光晒得炙热的荒地,亲自来看开工的咸阳城。

各县提供的民夫以队伍的形式,进入工事中。

张苍沿用了以前章邯管理方式来管理这些民夫。

章邯深知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没有严格的纪律就没有高效的效率,只抓生产而不抓纪律就没有效率。

所以,章邯的管理方式就是军法。

扶苏只能来看看开工的咸阳,而后就回了咸阳城。

张苍送别公子时就明白,现在的公子已不能像以前那样,建设咸阳桥时就住在咸阳桥边,建设敬业渠时就住在河边。

现在的公子身系国家建设,不能离开咸阳太久。

公子只能在此地停留半日,就要回咸阳。

节气从小满到了夏至时节,二十四节气将每年的月份分成了十二个月,这份新的历法送到了楚地。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卷书信。

这卷书信被当作告示贴在了会稽郡的城墙上,项羽正在此地读书,出门在外的项梁与几个楚地旧贵族的人走到城门前,就前来看公子扶苏给此地的书信。

公子扶苏与丞相李斯行支教令,下相与会稽郡的楚人将支教的秦人夫子赶了出去。

项梁看着城墙上的书信。

有人道:“这书信真是公子扶苏所书?”

项梁看着这卷书,却面如难色,这卷书上内容是公子的自省,而这自省不是公子觉得他做错了,而是公子扶苏想要做得更好。

楚人拒支教令,是因秦治天下尚浅,扶苏为此自省,为治理国家,当全力以赴,不负楚人期望……

换言之,你们的拒绝,是公子扶苏治理国家最大的动力。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