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他们是尘埃

“为何?”

“他们说司马欣这人太过勤于民事,把华阴县看得很紧不说,时常为了县内之事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休息。”

章邯道:“劝过他,三年前,公子身边的那位老内侍看出了司马欣此人的品行,劝过了,没用,他会接受劝告,可他不会改的。”

叔孙通觉得司马欣这个人不坏,就是此人太过固执又显得很独,华阴县的县民会说他司马欣太过劳累活不到五十岁。

叔孙通觉得此人活到四十岁都难。

回到敬业县之后,叔孙通见到正在与伏生先生下棋的公主阴嫚。

公主阴嫚是个很懂事的姑娘,先前给她出过一个难题,这个难题是如何让人们为她寻找一条最好看的项链。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告诉人们,她会将第二好看的那条项链赏赐给找到的人。

如此就会有人蜂拥而至,为她卖命。

这不算一个很好的故事,但公主则有另一个回答,让人们赞同一条最普通的项链是最好的,足矣。

在公主的认知中,这世上其实没有最好看的项链,本质上人们认为哪条项链是最好的,那么它就是最好的,它无法满足所有人。

与其寻找,不如改变人们的想法。

叔孙通思量着回到了自己的书舍,公子高也是这般认为的,这让叔孙通觉得很意外,在教授公主与公子之前,似乎他们心里早就被人灌输了一个观念。

这个观念是万事万物只与人有关,与事物的本身无关,因此这两个孩子以后都不会追求奢靡。

耳中听到了读书声,那是公子高在教孩子们读书。

到了夜里,叔孙通切开一块豆腐,他将豆腐切好之后再用羊油一煎,撒上一些葱与盐,与黍米饭一起吃下,这便是他最喜爱的美味。

翌日,娄敬来到了敬业县,前来拜访叔孙通。

叔孙通接见了此人,一边与他用着早食说着话。

娄敬问道:“潼关县有一些孩子想要入敬业县读书,先前说过一个孩子一年十斗粮食,如今怎么需要十五斗?”

叔孙通叹道:“去年,渭南各县的粮食丰收了?”

娄敬道:“自然是。”

“既然丰收了,就要加粮食。”

“十五斗粮食太昂贵,此事就算放在公子扶苏面前,老夫也有理。”

叔孙通喝着一碗黍米粥,道:“你可以让孩子不来老夫这里授课,你完全可以自己教。”

娄敬迟疑道:“你是齐鲁博士,我娄敬算不得什么,人们只知叔孙通,不知我娄敬……”

言至此处,他又道:“可我知道,你很少会亲自教孩子。”

叔孙通扯了扯嘴角,敬业县的孩子太多了,目前有三百余人,这么多孩子都要他一个人教,他要累死。

叔孙通接着道:“十五斗粮食,少一斗就没得商量。”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